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VIP免费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1/3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2/3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3/3
最近,我陆陆续续地听了二十几节课,无论从教案设计,教者的素质来说都属上乘。但是总觉得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发言偏少。师生之间缺少融洽的,朋友式的感情交流,因而课堂气氛达不到高潮,无疑教学效果也失色不少。我在平时教学中也同样遇到类似问题,一旦学生不举手,我心里恨恼火,于是便训斥一番,虽然当时增添几个,但以后课堂气氛丝毫没有改变,还呈下降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自己只好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调查的内容及结果我对班上45个同学采取问卷的形式,对发言情况作了调查,测试内容及结果如下:项目人次所占百分比问题难不会24.4%没有习惯举手511%举手老师不喊而赌气613%对此门课不感兴趣1022%对此门课的老师不喜欢24.4%说错怕老师批评3374%认为自己不举手自然会有人举手48.8%紧张或恐惧737.7%二:分析1.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与问题难易没有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老师提出很简单的而对学生是举手之劳的问题,举手的人也很少。因此很大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笨。学生究竟笨不笨?我曾变化一种方式,让学生用笔来回答这些问题,结果100%的学生做对了,这就再次证明了学生发言不积极与问题难易无关。2.学生的发言与怕批评、指责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发言怕老师批评,指责的人百分比达到74%。从这数据看由老师批评指责而引起的畏惧心理是造成学生发言不积极的主要因素。从中反映了老师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采取批评责骂的现象较普遍。老师的批评实际上挫伤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导致他对发言充满了恐惧,增强了沉重的负担,从而失去了对发言的兴趣、信心。心理学表明对于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动机。3.学生发言与学习的责任感有关。许多学生对发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发言与学习成绩无多大关系,缺少发言的责任感,义务感。实际上通过发言,可以帮助老师检测学生学习知识的状况,还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场及时的考试如果学生意识到这种意义,就会迸发出热情,表现出学习的坚毅精神。即使不喜欢这门课,在学习责任感的驱使下也会克服困难,积极举手。4.学生的发言与心里紧张有关。有不少学生,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在公众面前发言情绪激动紧张甚至恐惧,回答时因情绪过度兴奋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语无伦次,出现无法控制,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从此,发言失败使他丧失信心,同时,过度紧张使他难以承受惊慌失措的压力,不得放弃发言。5.学生的发言与个人的喜、厌心理有关。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在小学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喜欢用自己的情感支配自己的行为。当他对某人某物产生喜欢的情感时,会对次发言发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甚至能克服一切困难。反之,他对某人某物产生厌恶的情感时,就会产生抵抗情绪,学习十分被动。三:对策1.老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心里障碍74%来自畏惧老师,这就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涵养,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老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切忌大发雷霆,责怪讥讽学生答得精彩,为他喝彩,学生答错了或者甚至说出老师尴尬的问题时,老师一定要克制住情绪,决不流露出半点不满和急躁,决不半途打断制止他,决不说“谁来帮助他”,要笑脸相待,想方设法启发他。实在所不出还要安慰鼓励他,消除他因为自己没答出来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这样就不会产生负迁移。特别是对后进生,为了举一次手,短时间内不知心颤抖过多少次,拳头捏过多少回,终于鼓足勇气,心有余悸地举手,又恰逢答错了,这时如果老师板着面孔说一句“错了,坐下去。”他会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自负心里急剧增加。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或许这次发言就是永远成为句号,所以老师要和蔼可亲,尊重学生。2.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形象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丰富的情感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它能调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全方位接受外部的信息,事物的动态,静态,声态,色彩不断刺激着人的视觉、听觉,使人的精神高度兴奋。因此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兴趣盎然,求知欲特别强,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及对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