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专题VIP免费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专题_第1页
1/3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专题_第2页
2/3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专题_第3页
3/3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专题心得体会姓名:刘宏兵班级:高中地理日期:2011.7.22采取多样化的教——研——修为一体的综合培训模式,通过小现象发现真问题。基于问题解决,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研究”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研究”,使研训活动课程化。1、是以课例研讨为载体,将每次的教研活动改变为一个专题的研讨。我们在下校调研中发现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转化为教学行为,备课的着眼点始终为“我如何上这节课”,而不是“学生如何学”,因而课堂教学仍旧是以教师为主体。发现问题后,我们确定了以课例研讨为载体,专题研究为策略,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促经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的专题分别为“如何评价一节课”,“一节好课的课堂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觉、主动学习”“如何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等,经过看课、课后的参与式研讨,教研员的点拨,教师的活动后的反思,使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成为教师获得对这个问题的重新认识的过程,成为教师获得经验成长与进步的过程,实现改进教育教学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进教育教学技能有机结合,教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认为这样的研讨有实效纷纷建议以后多开展这类的培训和这类的教研活动。2、是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层组织,是一个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于一身的实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就是这个实体的“领头羊”,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中坚力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抓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就能带动一个群体,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校本教研需要学校有一个能够组织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向着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前行,而不是以往的集体备课的变形。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的培训着眼于理论研讨与工作实践的结合,教研部成立校本教研指导组,立足于实践,开展培训,跟踪学校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在共同研讨中,给以指导,并本着被培训者即是很好的培训者的观念,开发身边的优质资源,打造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3、是成立青年教师研讨班。青年教师有上进心,有热情,但是缺少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开展了自修反思式,即推荐书籍与学习资料,让青年教师自学,写出学习体会,定期交流研讨。参与互动式,即青年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研讨,既是上课者,又是听评课者,通过听评课,以开放的心态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大家分享每一个参与者讨论问题的内容和要点;通过设疑问难让参与者分担各自问题,形式研讨氛围;参与者对每一位的经验表示肯定与鼓励,从同伴的肯定和鼓励中获得继续探索勇气,在碰撞中提升。案例引领式,即通过对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剖析来开拓青年教师的思路,让青年教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主要做法是:一学,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同时进行评点讨论;二上,这是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上自己的课,研讨班的全体教师进行点评与研讨,亦教亦研,反思中得到“涅盘”;三思,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反思、提升。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与钻研,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诊断指导式,即外请专家(如教科所、教育学院,进修学校教研员),或校内有经验的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亲临课堂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参观学习式,即派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组织的各类学习班,学习后,青年教师写出学习体会,进行交流与研讨,使学习也变成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课题牵动式,即利用科研课题来拉动教师的教研与培训,因为教师通过立项——实施——总结的科研过程,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理论,经验反思,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培训与提高。他们在课题研究中既解决了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自身素质。4.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新校本培训理念,拓宽培训渠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建立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学校领导四级培训体系。通过各种大赛扩大名优教师的影响力,提升骨干教师带动力,激活青年教师的活力。把教师培训作为学校的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专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