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给予树》导学案科目语文班级三(1)班备课人谢冬月课题《给予树》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2.通过故事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美好品质。3.让学生受到感情的熏陶,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导学流程环节学案导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2.通过故事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美好品质。3.受到感情的熏陶,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适时围绕目标出示问题自主学习1.画出文中重点句子。2.让学生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段、句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讨论:沉默不语的金吉娅想些什么呢?2.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合作,画出描写金吉娅为什么而给一个陌生女孩买贵重的洋娃娃的相关句子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心灵。3.金吉娅送给陌生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出示讨论问题,适时引导概括,并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展示交流1.抽查小组汇报交流结果。2.教师适时小结点评。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评达标检测1.抓住“沉默不语”,学生能走进金吉娅的内心。2.通过理解金吉娅送给陌生女孩一个贵重洋娃娃的的故事,体会到金吉娅的美好品质,并让学生产生一点点心灵的碰撞,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3.拓展伸,完成课堂小练笔。出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做一个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