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教育不再如此功利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纵观全球,国家的发达无不是从重视教育开始的。习近平主席上任伊始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梦,在中国大地,在各行各业掀起了中国梦、个人梦的大讨论活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刻思考我们每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是培养人类共生价值,即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正义、法制、和谐、幸福的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更要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才能培养富有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大爱情怀、社会责任、创造能力、的新人。我们所从事的基础教育,似乎离我们理想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理想必须从现实出发,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现实吧。中考和高考依然是基础教育的必须面对的现实,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依然是无数家长和考生梦寐以求的归宿。虽然各级政府三令五申教育要公平,教育要均衡,教育要减负,但是现实却依然是择校成风,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十几年了,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这都是教育界真正的现实情况。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识一个中学校长,他任职的学校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他这个学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多了,考上北师大的算差的。怎么做到的?全封闭管理,两周休息一天。在应试体制下,不这样做,他的学校就会出局。他见我的第一面就说:周老师,我们这些人都是历史的罪人,我们将来是要受历史审判的。”我们安徽当地也有一所震惊全国的著名学校------毛毯厂中学,这所学校以近似苛刻的、严格的、“魔鬼化”的管理和较高的高考升学率吸引着无数家长和学生。大家对这所学校既爱又恨,爱它的升学率,恨它完全应试的教育模式。这所学校的辉煌给素质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和无声的嘲讽。它的升学率就像太阳发出的万丈光芒,掩饰了它所有的缺点和不足,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就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都曾报道过这所学校声势浩大的高考阵营。不过没有深入报道这所学校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据说一个班级的人数多达100多。严重超出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这所学校的功过是非,我想历史会给出公正合理的评判的。苏州大学一位文学院的教授曾在多次场合公开批判:中国基础教育近十年的课程改革是失败的改革。现在只有少数大学教授敢说真话了。著名青少年专家孙云晓也曾多次说过:中国的教育是压垮下一代的教育。把下一代的油水都榨干了啊。有些重点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拼的是学生的体力和时间,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睡得晚,起得早。家长和学生意见都很大,敢怒不敢言,有偿家教屡禁不止······各级政府也都知道,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罢了。中国的很多政策都没有刚性,貌似一纸空文。以上说的都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辛苦和无奈。那么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有到哪儿去了呢?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前一篇报道称,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出国留学(不包括公私出国经商和旅游的中国人),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目前共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正在海外就读。那么,就这个数字来说,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这几年留学人数激增,今年有可能突破30万人。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目前,我估计留学生累积总数达到了150万人。”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不无担心,“去年的数据显示,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资源。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最终都要靠人才,我们人才的流失最终导致我国的很多核心技术都要花高价向国外购买,我们有的只是“中国制造”,而缺乏“中国创造”。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啊。我们学生的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被相对弱化了,只要学习好、成绩好,其他方面就无所谓了,学校和政府也没有考评手段了,不像中考、高考直接可以从分数看出的。国家一直在喊教育改革,我想这应该是改革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点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