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拼音节的教学反思三拼音节的拼读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生老是掌握不了拼读的要领,学生在拼读时往往会把中间的介母漏掉。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想尽各种办法,在教学时总结出一点方法。一.调整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拼音时,我们发现,学生对带有调号的音节,特别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音节学得较快。于是,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地调整和重组。改变了原来先学“不带调三拼音节”,再学“带调三拼音节”的习惯性思维,尝试从带调三拼音节入手,先出示图片小、瓜、家,让孩子说说对小、瓜、家的认识,学生一看见,争先恐后的举手,有的说我知道那是小,我妹妹叫小小。有的说我吃过瓜。再出示三拼音节xiǎoguājiā,让孩子拼读。他们很自然地拼出来。由此见得,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二.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拼读三拼音节时老是忘记中间的介母,我就联系生活实际,我给学生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同学们,你们看,三拼音节像不像我们平常吃的夹心饼干?”学生们一下“对,对,就像是夹心饼干,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我知道了,声母是上层饼干,介母是中间的奶糖,韵母是下层饼干“老师,我最喜欢吃夹心饼干中间奶糖了,因为吃起来好香好甜。看着他那说得快要流口水的样子,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着说道:对,夹心饼干中间的奶糖的确很好吃,老师也非常喜欢吃。我们说过三拼音节就好像是夹心饼干,那么谁就是三拼音节的奶糖呢?”学生们都说:是介母。“可是,你们在读三拼音节时,老是把它忘了读出来,怎么办呢?”有的生说:以后我们在读到三拼音节时,就会想起夹心饼干。有的说“我最喜欢吃夹心饼干中间的奶糖了,所以也肯定忘不了三拼音节的介母”……从那以后,每当读到三拼节时,我便会打趣到:“吃夹心饼干了。学生便会回答到:“可别忘了中间的,这样教学,他们便会津津有味地拼起了三拼音节。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学生掌握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后,让学生从班级的同学名字中找出三拼音节的字,比如:王晓(xiǎo)聪、罗(luó)佳(jia)怡、文佳(jiā)琪.白天(tian)尧等等,我把三拼音节写了出来,指名叫他读,学生特别兴奋,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课后,我又布置一项作业:从你熟悉的名字(亲戚、朋友)中找出三拼音节的字,加以巩固。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循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掌握了三拼音节的规律,使用很好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把三拼音节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