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中小学生在跑步中上体前趴的错误动作跑步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学生无论从事什么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跑步。但我们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上和业余训练中发现,许多同学的跑步动作不正确,尤其是在跑步中上体前趴的错误动作比较普遍存在。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形成这种错误动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的原因,另一个是身体素质的原因。下面就这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其纠正的方法。一、技术原因(一)摆臂动作过分靠前许多学生在跑步时两臂的摆动动作过分靠前,从而造成上体前趴。正确的摆臂技术应该是两臂置于身体两侧,屈肘呈90度左右,前臂与地面平行,两手放松或半握拳,两臂交替前后摆动。运动员的手、臂和肩部要自然放松,摆臂的用力要通过身体重心。一般来说,应该是向前摆动时肘不超过身体,向后摆动时手也不超过身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前不露肘,后不露手。正确的摆臂技术可使摆臂动作加快,摆臂的动作越快则腿的动作也就越快,从而加快跑的速度。所以说摆臂技术在跑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的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忽视了摆臂技术。我们可以原地站立进行摆臂练习,也可以用中等速度跑进行摆臂练习来纠正这一错误动作。(二)跑步时低头含胸弯腰学生在跑动时低头含胸弯腰,使得运动员大小腿过分后撩,前摆不到位,不能积极送髋,支撑蹬伸用力不能够很好地通过身体重心,从而造成身体的前趴。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以下练习来纠正这些错误动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高抬腿跑练习运动员进行这一练习时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微后仰。摆臂与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尽量高抬大腿。动作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在做这个练习时要使膝关节尽量充分高抬,并保持身体平稳与放松,头部位置应与平跑时相同。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建立跑时的高抬膝动力定型。并增强高抬膝所需的肌肉力量。2、车轮跑练习练习时身体尽量保持直立,高抬大腿然后向前送髋伸小腿。两臂要配合两腿大幅度摆动,动作速度由慢逐渐加快。这个练习能够有效地纠正跑动时低头含胸弯腰的错误动作。3、跨步跑练习以夸张的幅度向前跨步跑,在一腿后蹬的同时,另一腿屈膝高抬至最高点然后向前送髓伸小腿。要注意身体重心平稳向前移动,不能上下起伏过大。此练习不仅能有效地向前送髋、高抬大腿、加大步幅,而且还能够使蹬地的有关肌群得到锻炼。二、身体素质原因(一)背部肌肉力量差由于运动员的背部肌肉力量比较弱,在跑步时直不起腰,上体抬不起来。从身体素质的角度来看,背部肌肉力量差往往是造成在跑步中身体前趴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器械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背肌力量。1、抓举练习的重量以每组能够做10次为准,要求加大动作幅度,每次都要把杠铃放下将要接触地面时再抓起。这个练习最好放在训练课中其他练习之后进行,一般做6组,每组完成10次。隔日进行,每周安排3次为宜。2、俯卧负重抬上体俯卧在鞍马上由同伴帮助压住两腿,负重物连续抬上体。负重的重量一般在5-10公斤。一般做6组,每组完成10次,3、负重弓箭步走肩负杠铃杆或沙护腿向前弓箭步走,一般走20米左右、一次训练课可做6组。4、后抛重物后抛铅球或实心球,一般在每次主要训练内容结束后抛30次左右。(二)腹部及髋部肌肉力量差腹部及髋部肌肉力量差使得运动员在跑步中大腿不能够高抬,大小腿过分后撩,前摆不到位,不能积极送髋,支撑蹬伸用力不能够很好地通过身体重心,从而造成身体的前趴。采用以下练习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1、仰卧起坐在做仰卧起坐时,可以采用仰卧直腿起坐和仰卧屈膝起坐的形式进行。一般以一组做到极限次数的效果为好。2、肋木举腿肋木举腿可以采用负重或不负重的方式进行,负重时一般在小腿绑上沙护腿。在做这个练习时膝关节要微屈。如果直膝就是主要发展股直肌了,而我们是要发展髂腰肌和腹直肌。3、双腿屈膝连续跳栏架练习时栏架的高度要合适,为了避免受伤也可以用皮筋代替栏架。(三)上肢比较单薄上肢单薄,肌肉力量差,运动员在摆臂时想用力,容易造成摆臂动作过分靠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1、引体向上引体向上主要是发展两臂和肩带肌肉的力量,这些是摆臂动作的主要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