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钝角和锐角》建设小学孟平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钝角和锐角》。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2、通过多种活动充分感知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初步感知其范围,体验几种常见角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3、通过找角,了解各种角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辨认锐角和钝角,感知锐角、钝角的范围。教具准备:不同大小的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复习铺垫。1、在情境中抽象出角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看一看。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转椅、摩天伦、跷跷板、、、、、)这里面除了有我们好玩的项目,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找一找你发现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呢?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谁来指出这些角藏在哪?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这么多角。老师从中选出6个角。(课件显示大小不同的6个角,并且编好序号)2、回顾角的特征。集体交流: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评析】结合地方特色,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借助课件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为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分类比较,直观感知。1、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角分类。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找到这么多的角。(指上图中的6个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有你们认识的直角吗?生:有!③号角是直角。师:余下的角,又是什么角呢?与直角比一比,你看看会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能说出角的名字,教师及时评价。师:为了方便大家测量,老师把这些角都请到了同学们的学具袋里,请小组合作(4人一小组)将学具袋中的角分一分类。2、汇报分类结果。可能会出现两种分法:有的小组把这些角分成两类(一类是直角,另一类不是直角),有的小组把这些角分成三类。师:第二种分法把角分得更细了,把不是直角的角又分成了两类。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生:我们把③号是直角作为一类,①号、④号、⑤号角放在一起是一类,②号、⑥号角放在一起是一类。教师将展示在黑板上的角按学生的分类整理成三组。师: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吗?生:因为③号角是直角(师板书:直角)。①号、④号、⑤号角比直角小(师板书:比直角小),②号、⑥号角比直角大(师板书:比直角大)。师:这些比直角小的角,我们把它们叫锐角(板书: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我们把它们叫钝角(板书:钝角)。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角家族中的两个新成员,它们是——(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评析】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锐角和钝角是在抽象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而得出的,更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概念探索的全过程,这样他们才会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采用分类活动,让学生在比一比、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这些角的大小不一样,帮助学生理解“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从中揭示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三、辩角找角,巩固内化。1、辨认角。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这些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下面这些角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一组角让学生判断)①②③④⑤(对①②③号角很顺利地进行判断,对④号角进行判断时发生分歧。)师:④号角到底是直角还是钝角呢,怎么办?生:用三角板比一比就知道了。师:这方法太好了!谁愿意到前面操作,展示给大家看?学生动手量,教师及时指导并强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帮助判断时,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要与所测角的顶点重合,它们的一条直角边也要重合,再看另一条直角边是否重合。师:这一比发现这个角比直角大,它是(钝角),看来有的时候我们的眼光也会出点小误差,下一个是什么角?生:⑤号角是锐角。师:还用请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帮忙吗?(不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