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师范学院2010级音乐教育2班63号徐莎《让世界充满爱》教案授课年级:八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唱歌、欣赏综合课教材:人音版教材十五册授课教师:徐莎指导教师:杨瑜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选自人音版第十五册教材,一单元《同属一个世界》中的《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从歌曲背景入手,通过教师介绍歌曲的来源和关于歌曲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歌的含义,并在介绍歌曲的时候利用歌曲伴奏让歌曲旋律弥漫在学生的耳际,让他们在无意识中熟悉歌曲旋律,有助于歌曲的学习。教学设计中,老师改变了以往歌曲学习的方法,以歌曲为背景音乐,师生共同通过舞步的学习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分为三步曲,老师引导学生分别进行齐唱、合唱、轮唱,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最后由老师进行爱的教育,播放有关5.12地震的图片和视频,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渲染下指导学生要作为四川人民要怀着一颗坚强并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学习。整个教学活动,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充分运用音乐的弥漫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怎么做人、怎样生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能够了解作者用音乐表达情感的用意,聆听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悉歌曲旋律的情况下,让学生合作进行<齐唱、合唱、分组轮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在歌唱中,并体验歌曲所带来的寓意。3、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G大调音阶,并学会把握歌曲中切分和附点节奏。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想象在灾难中应如何面对,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教学重点:1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满怀深情的演唱《让世界充满爱》;2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简单问好,直接进入课堂。1学生进入课堂时,教师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以汶川大地震和印尼海啸的照片为素材导入本课。简洁而直观,以达到渲染学生的情绪的目的。教师行为:给学生播放多媒体图片的时候,提出问题需学生回答。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些图片想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图片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当我们自己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老师觉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够将心比心,尽自己所能去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导语:1的确,我们刚才看到的图片是__地震和海啸。这些自然灾害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见证了生离死别,我们无法控制这些自然灾害。但是同学想过没有,其实比天灾更恐怖的是人祸,恐怖袭击和战争无时无刻的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因此,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理当应该—《让世界充满爱》。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说明: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运用本堂课要学习的歌曲伴奏给图片配乐,让学生直接感受歌曲的寓意,一开课就进行气氛的渲染,直接进入本课。(二)、1学习G大调音阶。主要采用2个全音+1个半音+3个全音+1个半音2导入语言:我们刚才听到的背景音乐,是知名音乐人郭峰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所创作的歌曲。{课件出示:郭峰图片和歌曲概念}3学生跟着钢琴轻声用LU哼唱全曲,找出乐曲中相同的部分,同时通过多媒体用不同的色块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ABA三段体结构。【哼唱要求:轻声。但要用积极的状态,声音必须集中】4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体会歌词中的寓意。5歌曲节奏对比:【多媒体出示】XXXXXXX一小节内切分OXXXXXX一小拍内切分O332161|5---轻轻的你的脸1教师分别用弱起和非弱起节奏演唱歌曲弱起部分,让学生感觉哪个节奏好一些。{弱起的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情绪。弱起节奏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2长音的保持。引导学生在第2.4小节处,四拍子的保持。{老师数拍子,学生唱}3处理歌曲。{歌曲情绪,力度,音色}多媒体播放教师设问:歌曲三部分在力度上是怎么变化的?情绪上有什么对不?我们分别该用怎样的音色去演唱?学生自由回答。4给学生分组,引导学生二声部演唱。一组用LU模唱,一组唱歌词。(三)拓展延伸:1导语: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