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校实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辛村镇谢伍级小学张志勇一、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一)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规范的管理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我校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充分发扬民主,相继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和完善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如我校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开学初必须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经教务处审查同意后实施。教务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对老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总结并给以公示,实施奖惩。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务处重点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方面的考核。(二)以科研促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研修制度。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研修制度。学校共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教研组,各教研组以学校教研计划为指导、制定出相应的教研活动计划,切实开展科研活动。如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等。(三)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为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建立了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记录档案,每学期收集整理一次。档案的内容比较丰富,有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学习记录、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读书笔记、、典型案例、优秀论文、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等等内容。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的建立,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办法中有些条款缺乏人性化,对教师的心理造成伤害,少数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和动力;管理办法中,有些环节不完善,有老师钻空子,个别老师的工作有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的现象;对老师缺乏科学的评价,单方面的考核代替了多元的评价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二是专业引领方面开展得不充分;自我反思环节没有切实开展;同伴互助氛围没有形成。三是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管理制度有缺陷,有些老师的学习资料不真实、学习记录不规范、不认真。有些老师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没有进取之心,得过且过。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校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三、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针对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要更好地促进1教师专业化发展,最主要是要解决教师如何做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从而实现自我造就,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一)从学校的层面来讲,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团体,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地位平等。因此,“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环境。”那么,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其一、加强师德培训。“教以德为先”,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本人曾撰有《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师德教育》一文,在文中,本人认为,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的取向;直接影响其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的深厚与否;直接影响其能否献身教育、敬业爱岗、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直接影响其能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因而我们抓师德教育就必须花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