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七节 块体运动VIP免费

第七节  块体运动_第1页
1/27
第七节  块体运动_第2页
2/27
第七节  块体运动_第3页
3/27
第七节块体运动PPT01PPT02块体运动的定义:斜坡上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高低处运移称块体运动。一、影响块体运动的主要因素1.重力作用: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有可能向下运动。2.斜面坡角:超过临界角,块体将下滑。1).下滑力(剪切力)S:块体重力G分解为平行于坡面的下滑力,它力图使使物体沿斜坡向下运动;S=G×SINα(1)PPT03TT:抗剪力αR=G×COsαGG:重力R:正压力S:下滑力S=G×SINαPPT043).抗剪力T:阻止物体向下滑动的力.是沿斜坡与S反方向的摩擦阻力,是阻止块体下滑运动的力。R=G×COsα2).正压力R:块体重力G分解为垂直于坡面的正压力。(1).在块体静止的条件下,抗剪力T与下滑力S,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滑动面上.可将抗剪力(摩擦阻力)写成:T=R×tgα(2)(3)PPT05(2).若坡角不断增大,抗剪力T与下滑力S同时相应增大。可是T的增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增大到块体与破面间最大摩擦阻力Tf时,块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与此相应的坡角为临界坡角φ,它反映了块体与坡面间摩擦力大小的性质。故可将临界坡角φ称内摩擦角。若Tf为松散块体的抗滑强度,故:Tf=R×tgφ=G×COSα×tgφ(4)PPT06由(1)、(4)不难看出,破面的坡角愈陡,则下滑力愈大,抗剪力愈小,一般认为φ小于45°,破面才稳定。如果坡麓地带因河流侵蚀或人工切坡,而使边坡的角度α加大,就有可能产生各种类型的块体运动。而在缓坡上的岩屑则较稳定,岩屑层积聚较厚。可见,坡面上的岩屑之稳定条件应是: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七节 块体运动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