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下期立人为本成人于品备课教师兰湘学科语文班级2.3课题19寓言两则教学内容1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3.激发学生有主动阅读寓言的愿望。4从《坐井观天》中学习看到问题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教学重点重点: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给学会的生字组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突破:让学生通过比一比,查一查,猜一猜,加加减减等方式学习生字,掌握读音和字形,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讨论体会寓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以此领会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朗读法、自主合作学习法学习方法图文结合法、朗读法、自主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1.教师:本课生字、词语卡片,插图,小鸟、青蛙头饰。2.学生:课前读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准备一张白纸。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看图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寓言两则。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2.出示图片:(1)图上都有什么?3、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生读课题。问:观是什么意思?那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全文。要求:看汉字读,不会的字看拼音。标出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圈出田字格里的生字。2、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正音、齐读。平舌音:错、此后鼻韵:井、弄、亡、狼鼻音:弄4、指导书写“此”、“渴”“错”。字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1.有感情的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再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各自有什么理由?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共同学习。4、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12013~2014学年下期立人为本成人于品找一找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5、第一次对话,分男女生读。(1)读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鸟飞的很远)(2)自由读,从“飞了一百多里”读出小鸟飞的远。6、第二次对话,指名读,注意语气(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呢?(天的大小)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板书:只有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2)出示句子:朋友,别说大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①把"说大话"换个词,意思不变(吹牛皮、撒谎......)然后读一读。②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③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无边无际"。(没有边,很大......)④联系生活,选词填空教室海洋麦田沙漠()无边无际,大得很哪!7.第三次对话,分组读。(1)它们为什么都笑了?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小鸟是怎么想的。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8、为什么会觉得青蛙是错的呢?我们来做过实验。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交流体会,从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9、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四、拓展练习1.分角色表演《坐井观天》。2.引导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3)全班交流编的对话。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多种形式朗读。2.(1)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故事?(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二、初步感知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3.注意读音。22013~2014学年下期立人为本成人于品(1)后鼻韵母:井与亡理解:亡:死的意思。亡羊补牢——是丢失的意思。(2)读准边音:狼lang牢lao(3)读平舌音:错、此4.区别形近字:“狼”与“娘”、“很”,“喝”与“渴”。并用自己方法记忆生字。5.出示具体的句子测读。6.通读全文,要求读准,读流利。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说说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