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庄子故事两则》检测题一、填空题。1、庄子,名(),战国时()国人,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为()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并称()。2、《惠子相梁》中,庄子将自己比作像()一样()的人,将惠子比作像()一样()的人,把功名利禄比作(),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的丑态。二、古今异义题。1、庄子来,欲代子相。古义:今义: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古义:今义:3、非梧桐不止。古义:今义:4、于是鸱得腐鼠。古义:今义:5、安知鱼之乐?古义:今义:三、解释题。1、惠子相梁。()2、或谓惠子曰。()()3、请循其本。()()四、一词多义题。1、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2、吓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3、之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是鱼之乐也。()仰而视之曰。()庄子往见之。()五、翻译题。夫(汉字2)发于南海,而飞于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汉字1)(拼音)泉不饮。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