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文写作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一、公文对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十分重要,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家知道,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的重要工具。它的权威性强。集中体现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意志,一旦发布实施就必须执行。它的用途广,广义的公文,不仅包括中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15个文种,还包括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作为一个单位来讲,工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比如请求上级解决问题,要写请示;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写报告;开会,要写讲话稿;安排部署工作,要发通知;与平行单位商洽工作,要写公函,等等。它的作用大。对一个国家、政党和单位、团体来讲,其公文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我国历来就有“武将打江山,文官治天下”之说。毛泽东同志讲:中国革命一手靠枪杆子,一手靠笔杆子。如果一个单位制发的公文质量不高,就会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年初,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文要求海南立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行拆除停车标志牌,本来要求2010年1月10日前拆除,文中却误写成2009年1月10日,时间倒回了一年前,致使公文无法执行,引发网上热议,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领导者来讲,公文处理能力是履职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增强领导魅力的有效手段,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自身形象。俗话说:干得好还须讲的好。从上1到下,普遍认为“不重视公文写作的领导,是不高明甚至是不称职的领导”。领导者文笔好、口才好,往往容易上级领导的重视和下属的共鸣,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对公文制发者来讲,公文写作是最能历练人的工作之一,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劳动,是一个人思想、观点、知识、修养、能力、技巧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从事公文处第1页共14页理工作的同志,接受的信息量大、参加的上层活动多、与领导的思路贴得近,这对个人素质提升、成长进步大有好处。多数同志当了一段文字秘书后,得到组织上的提拔重用。个别的即使没有提拔,其学问、见识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对不从事公文处理工作的同志来讲,公文也与其密切相关。因为公文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很多内容涉及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不注意学习、掌握公文,工作上就可能出偏差、个人利益就可能受损失。因此,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应关注公文,不能不懂,不能不用,不能不学。集团的领导,这么重视公文,努力为大家提高公文处理能力创造条件,我认为是抓到了点子上,是对事业和同志们的高度负责。在座的各位学习公文的积极性这么高,也一定会受益匪浅。二、公文写作有基本规律,我们应认真遵循遵循规律事半功倍,违背规律事倍功半甚至要受到惩罚。起草和审核公文,首先要明确其基础理论、把握其基本要求,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六个方面:(一)要符合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制发公文、处理行文关系必须遵守的准则。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职责权限及行文单位间的隶属关系,本着有利于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原则而2确定的。中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专门用一章(第四章)对党政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作了规定,提出了5条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长期以来,在行文中普遍地存在行文过多、公文过长的问题。对此,中央三令五申要革除这种恶习。今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把改文风、转会风作为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重要内容,多次进行强调和部署。我们制发公文,首先要科学论证,看能否管用、达到效果。一方面,行文应根据隶属关系、职权范围和工作需要,采取合适的文种。一般来说,行文关系有三种:一是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是上下级之间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三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行第2页共14页文关系不同,行文规则、方式和写作要领也不同。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