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事业单位理论与务实》心得体会《事业单位的理论与实务》自学心得体会——施丽琼我是一名2013年新进的教师,通过2014年5月—7月在云南人才培训网自学《事业单位的理论与实务》后发现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事业单位概述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概要;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三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写作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基本工作技能和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四是XX省的省情及人事政策法规。学习和掌握好本书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新聘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工作技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对于刚刚进入事业单位的新人员来说,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东西还需要加紧学习,不仅仅是工作业务、岗位职责,还有文化素养需要提升,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需要慢慢改进。与此同时,我还认识到书本学习和实际工作是两码事情,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如本书提到的信息可以共用,其中列举到英国作家萧伯纳所说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人交换后,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总量、质量、流量和增量的综合效应。快速形成学习能力是提升素质的根本所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因而主要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创建学习型的社会中,增强学习能力不仅是每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每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挤出时间充实自己,继续接受教育,勤奋刻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我们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他人学习,向社会学习。人是社会第1页共3页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人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同其他人之间必定存在沟通协调的关系。随着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和复杂化,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现代公共事业的发展是靠法制来保障和维护的。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没有工作人员法治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推进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公共事业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门法。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在思想深处牢固树立并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切实践行“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一荣辱观。要按章办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是具体的、长期的、自觉的,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持之以恒,贯穿始终,要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知法明纪,率先垂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营造一个学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的良好氛围,营造一个守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营造一个维护法律尊严、弘扬法治精神的良好氛围。本书除了涉及宪法的基本内容之外,还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选择了知识产权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劳动法,这些都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法的主要内容。我作为事业单位职工队伍中的新一员,还需要关注当今世界每天日异月新的变化局势,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加强自身职业修养。每天工作之余我坚持读书看报,上网查看当天的实事政治,认真参加单位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优秀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的认识立足岗位,深入群众,虚心调查了解情况,努力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实践经验,使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得心应手,思想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都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事业单位现行设置模式、管理方式、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第2页共3页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上的矛盾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