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学相长【内容提要】:本文从教学的概念谈起,由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素质要求、教师成长、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来理论引证,分析时代形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浅谈了教学相长。【关键词】: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相长作为一线教师,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会体会到的。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统一体。教和学两者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矛盾,它们共处于对立统一体中,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有教的规律,学有学的法则,两者既交叉,又并列;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教可以影响学促进学;学也可以影响教促进教。教不能代替学,但要“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在此浅论一下教学相长。作为教师,就必须使自己的教更好地影响学,促进学。即,课堂观察理论中讲到的观察视点之一:平衡教学。要求把“启发式”、“探究式”和“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教师的重要职业道德修养之一就是要认真学习,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苏联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第六条是: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骨干教师的成长秘诀之一就是长期、扎实的实践,之二是顽强自觉的学习,之三是联系实际的思考。很显然,教学相长贯穿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素质要求第四条明确规定:“具有较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业务水平,既精通自己担任的课程,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科互相渗透,利于拓宽教学思路,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活字典’,所以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提高文化业务水平。”新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意涵有三个纬度,其第二个纬度就是专业知识。对小学教师来说,就要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知识:1、小学生发展知识;2、学科知识;3、教育教学知识;4、通识性知识。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突飞猛进,知识陈旧率的时间越来越短。每位教师的知识拥有量和业务水平都是有局限性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多媒体教学、网上备课等已成为发展趋势。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现在,我们也都有了笔记本电脑,教室里也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进入课堂了。我看了小学语文案例观摩课的视频,深感自己和授课教师的差距还很大。当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学生的学也可以影响教,促进教。在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他们的奇思妙想和五花八门的问题可多啦!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兴趣的问题可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植物学、动物学、仿生学、科技知识等。例如:在学了《蝙蝠和雷达》这篇文章后,有学生就问:“蝙蝠靠嘴和耳朵配合探路,那眼睛起什么作用呢?”在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时,有学生就对“里氏6.2级”刨根问底。在学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时,有学生就说:“那个人能到达楚国,只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带很多的盘缠。因为地球是球体,他可以绕一圈到达楚国。”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另外,电视节目对小学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会说到少儿节目中的词句;在用“蛙”组词时,一年级小学生会说到“青蛙”、“牛蛙”、“金蛙”、“林蛙”、“树蛙”、“蛙泳”、“蛙跳”、“蛙声”;在习作中会写到动画片中的人物。教师在批改、讲评习作时就应对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有所了解。教师无论年龄多大,都要永葆童心,关注少儿节目。所以,教师备课一定要详细全面,备教材、备学生。即课堂观察视点中的关注联系。要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