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本引出的写作德兴市占才小学祝秀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攻克这一难点,新课标分阶段提出了写作的具体要求。而我们老师也严格按照此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写作指导。我归纳总结了无外乎有以下两种:1、运用不同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如“图书角”“阅读课”“读书成长手册”等;2、在教学语文园地的习作时联系口语交际,进行“说”的训练,并且共同赏析佳作,学习其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措施很好,但收效甚微,学生遇到写作还是以茫然的眼神望着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1、孩子的年龄小,对外界的诱惑没有抵抗能力,不能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且阅读时也是选些画面感强,内容奇特、有趣的来读,虽然见闻增长了,但具体的写作方法一知半解;2、语文园地中的习作也是老师每半月讲一次、练一次,时间拉长,学生忘性大,往往这次作文写好了,下次又不会写啦。我自己也是遇到如此困惑,师在习作课上滔滔不觉,深情并茂,以为孩子听懂了应该会写了,但交上来一看,一塌糊涂,毫无重点内容,如流水一般。为此我本学期一直深思,终于发现了根本原因,习作也和我们识字读文一样,只有每天积累。而每天的积累,就是深挖文本素材,即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语文课文都是各个优秀语言文学家和作家精心修改编定的,是很好的习作范文。只要我们在上每一篇课文时精心备课,深挖文本的写作素材,在课堂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模仿练笔,孩子的习作水平是一定会挺高的。现我就自己实际的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指导与大家分享一下。一、文章中要有中心我在教学中先引导生找出文中的中心段“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又由中心段找出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后有中心句找出中心词“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同时段落中也含有中心句,如第二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第六段“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样孩子自然就了解和感悟习作的第一要点“文中要有中心,可以从中心词、句、段中体现。段落也可有小中心。”二、围绕中心展开写作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生找一找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中心,文中描写了哪些方面。生通过积极讨论交流回答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再接再厉找出围绕“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写出了海水的颜色和形成的原因;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写出了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这样的学习孩子自然了解一篇文章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去展开,而一个段也可以围绕一个中心去书写。三、详略得当再让学生分组读一读“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段落,你又发现了什么?孩子争先恐后的回答出,只有描写“海底”的,作者用了二个自然段,而“海面、海滩、海岛”都是一段我乘机说出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也有偏重点,即有详写和略写。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细读海底部分,找出该部分描写的动物是“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并讨论作者描写这些动物时在段落上又是怎么安排的。“珊瑚、海参、大龙虾”为一段,“鱼”单独为一段。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时孩子马上反应出鱼是重点写。我接着说明描写相同部分的不同事物时也可详写和略写。过后,反馈练习,让学生找出文中“海滩部分”中贝壳和海龟,也是详略得当。稍后引导生观察这些详略的地方,归纳总结出一篇文章中处处有详略,不管是部分与部分、段与段之间、还是段内都要合理安排,这样的文章犹如奔腾的江河,起起伏伏,给人新意。四、恰当运用好词、好句该文有许多的比喻、拟人、夸张的好句,我让学生找出读一读。如比喻——“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拟人——“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夸张——“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有了这些句子的映衬,会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五、前后呼应学到最后一段时,运用对比法,让生比较两段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