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二、谁来说一说,(板书轻)是的,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我抱母亲的感受,谁来读读这句话。看到母亲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文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能用“竟然”造个句子吗?三、一个和母亲生活了多年,再熟悉不过的儿子,为什么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请大家动笔找到书中的句子,并读一读。问:那么重的担子有多重?(板书重)80多斤的母亲,肩上挑一百多斤的担子,背着女儿,拉着儿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能用“翻山越岭”说句话吗?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了无数个严冬酷暑,直到我们长大。而当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母亲却——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看到母亲这么轻,儿子想起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想起母亲的含辛茹苦,难怪作者的心里会这么难过,再次用难过的心情将这句话读一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四、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一百多斤的担子加上背上的妹妹及手上拉的我吗?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还有……是啊,这重担还有繁杂的劳动,养儿育女的艰辛……当我们理解重担之后,相信大家能将这段话读好,齐读这么轻的母亲,为什么能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给儿女留下力大无穷的印象?(板书力大无穷)难道他们没发现母亲的累吗?是啊,母亲从不埋怨,把对子女的爱化成了一股力量,超负荷地承受着这份重担这么轻的母亲,用她瘦弱的双肩,给了儿女一份沉甸甸,重如山的爱(板书爱),作为儿女,至今才了解,心里怎会不自责,不难过呢?再次出示:母亲……难过,齐读,交流赞美母爱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当得知了一切之后,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出示: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那些事指哪些事?你们认为那些事值得提吗?那么多的苦和累,就这样被母亲一笑而过,在母亲的心里,她把自己看得很轻,儿女始终放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由此你想到自己妈妈了吗?(也许你们的妈妈不需要背着你们翻山越岭,难道她的肩头根本没有担子吗?回忆一下你懂事以来你妈妈为你付出的点点滴滴,选择一些印象深刻的记录下来,等会儿跟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写好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作者此时也想到了许多许多,内心充满愧疚,于是提出要抱母亲入睡。当我第一次抱母亲入睡时,课文没有直接描述母亲的感受,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内心世界吗?师范读。母亲闭上眼睛没说话,但眼角的两行泪水似乎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这泪水是……,板书(无数次,第一次下面),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吗天下的妈妈都特别容易满足,儿女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足以使他们感动万分,齐读第五自然段(配乐《懂你》)出示:田世国捐肾救母,接下来让我们在歌曲《心中的故事》的优美旋律中,用心静静品读普天下所有的母亲。再读课题,读出对母亲的爱总结:同学们,老师坚信,终有一天,你也会用有力的臂膀抱起自己的母亲,与他分担忧愁,共挑重担,让我们把对母亲的这份爱深深地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