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罗布泊在哪里?资料简介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000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五十年代罗布泊仅为450平方公里。1972年罗布泊完全干涸。①萧瑟②和煦③干涸④吞噬⑤裸露⑥戈壁滩⑦庇护所⑧近在咫尺⑨无垠⑩掘堤正音:sèxùhéshìluǒgēbìzhǐyínjué词语释义萧瑟:和煦:干涸:吞噬:戈壁滩:沧海桑田: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温暖,多指阳光、风等。(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蚕食、并吞。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罗布泊的悲剧只是一个个案吗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昔日罗布泊绿林环绕牛马成群河流清澈遍地的绿色金黄的麦浪今日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盐碱之痛余辉中的昔日河床凝固的生命枯木哭泣生命在这里终结动物的遗骸永恒的眺望是令人恐怖的死寂的荒漠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写法上,对比的运用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哪个原因是最主要的?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主要原因)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南方网讯恢复罗布泊水乡泽国风貌曾唤起许多人美妙的想象,但中科院罗布泊科考队的专家认为:罗布泊已无可能恢复原貌!最近50年,人类在罗布泊各水源河流域内进行大规模农垦,仅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就由1949年的35万公顷,扩大到1994年的77万多公顷,为灌溉这些耕地所修建的各种渠道总长度达1088公里,在塔里木河干、支流修建大、中、小型平原水库共206座,以致水库以下几乎全部断流。而罗布泊的第二大水源河孔雀河自1958年建成普惠大坝,从此就基本终止了向下游的输水。其余各水源河也都具有相同的命运,因此,恢复罗布泊已经基本没有可能。而且,由于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为17.4毫米,年蒸发最高达2902毫米,且罗布泊属浅碟形湖盆,即便是恢复了湖水面积,在如此大的蒸发量下,也很难维持。南方网讯恢复罗布泊水乡泽国风貌曾唤起许多人美妙的想象,但中科院罗布泊科考队的专家认为:罗布泊已无可能恢复原貌!最近50年,人类在罗布泊各水源河流域内进行大规模农垦,仅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就由1949年的35万公顷,扩大到1994年的77万多公顷,为灌溉这些耕地所修建的各种渠道总长度达1088公里,在塔里木河干、支流修建大、中、小型平原水库共206座,以致水库以下几乎全部断流。而罗布泊的第二大水源河孔雀河自1958年建成普惠大坝,从此就基本终止了向下游的输水。其余各水源河也都具有相同的命运,因此,恢复罗布泊已经基本没有可能。而且,由于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为17.4毫米,年蒸发最高达2902毫米,且罗布泊属浅碟形湖盆,即便是恢复了湖水面积,在如此大的蒸发量下,也很难维持。拓展延伸奇异的罗布泊材料一:在夏季,罗布泊的地表温度高达70~80℃。下午三四点时,帐篷里温度很高,蜡烛会自动弯下,巧克力糖融化成水。下午考察队员不能呆在帐篷里,都躲避在车底下避暑。材料二:1980年6月,为了寻找失踪的彭加木,搜救队请求派出几条警犬支援。后来,人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