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钟春萍[五篇范例]现代与经典学习心得——参加第15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之感XX县区第二小学闫凤沐浴牛毛般的细雨,观赏无锡的美景,聆听专家的报告,走近名师的课堂,领略大师的风采。一堂堂生动感人的课,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兴奋,疯狂地喝彩、鼓掌、叫好。谁说数学课堂是枯燥的课堂。谁说数学课堂没有情。谁说孩子们不爱学数学。我是一位从教只有3年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幸在这里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正感悟到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和真谛。一、梅花香自苦寒来观看了刘德武、蔡宏圣、张齐华、徐长青、华应龙等11位名师的课堂展示,并听了他们的报告。深深打动我的是:他们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毕生的追求,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知识的源头一步步探寻数学之美——王昌胜;教师要做一个敏感的人——张齐华;刘德武老师已年近花甲,可没有止住思考和前进的脚步;华应龙老师名气这么大,还那么谦逊,在与同行互动时,仔细聆听来自不同的声音,没有辩驳,只有思考""正是他们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才铸就了一代大师、名师,他们的教学功底是几经历练和捶打,才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使我不由得记起“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情智的课堂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情趣,学生被动、厌学,很多教师束1手无策,怨天尤人。可今天在这里展示的是情智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富有生机和生命力的课堂。注重一个“情”字。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情趣的培养,在这10节课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点拨、启发、引导、调控、驾驭、评价,放得第1页共3页开,收得回,轻松、娴熟、游刃有余,师生交融,情感共鸣,情趣盎然,高潮迭起,诠释了“现代与经典”这一研讨主题。罗鸣亮老师利用自制的装有三角形的信封,让学生猜想是哪种三角形,使教学推向高潮;王昌胜老师引领学生自己制作量角器,使学生在激情洋溢中投入研究;徐长青老师在教学中采用魔术、表演、模拟声音等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课尽情亦浓,孩子们依依不舍,有期待,有邀请,还想留住老师们继续为他们上课。注重一个“智”字。用智慧启迪智慧。郑毓信教授讲:基础知识学习求联,基本技能学习求变,实践能力学习求用。徐长青老师真正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策略:“退,进,进,进,找规律”;华应龙老师《指尖上的数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知道规律是有一定范围的,不是任何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教学目的不是找出规律,而是让学生经历找规律的过程,通过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体验规律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有规律。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相得益彰,一节课好似一个感人的故事,耐人寻味。三、精彩闪现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老师带来的《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的报告,虽然是一个理论型的专家进行报告,但是一些生动的例子如数家珍,让整个会场不会因为一些理论、专业术语的阐述而沉闷。郑教授以课改十年的总结与反思为背景,聚焦教学观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窍门。”数学教师要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功,是什么(这个问题他给出了答案是举例、提问和优化)。数学老师的基本定位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创造独立的特色。课堂教学不仅是教育专家的事,更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不随流,不崇信,找学生最优学习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反朴归真,回归生态;教学课堂教学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应追求务实高效。郑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和例证敲醒了老师们现有的教育观念,以反思的视角看待当今的课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从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第2页共3页化和比较三方面教授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他先从“什么是数学”谈起,在这个环节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的基本特性是抽象性,需要老师举出适当的例子。如何帮助学生由实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1)关键之一:去情景;(2)范例的作用与必要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