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儿处的回头》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标清自然段序号。(3)认读会认、会写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二、教学课题《拐弯儿处的回头》一课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共二课时。三、教材分析《拐弯儿处的回头》是一篇带有浓浓父子情的文章,它让学生感悟到父爱很平凡,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只有引领学生潜心读文,用心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就能有个性化感悟,体会到父爱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角色表演法、情境教学法等。五、知识目标:主动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亲情。六、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2、学会书写14个生字。3、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和父爱有关的资料。八、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一把,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师:(板书:拐弯儿处的回头)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的儿化音读得很准确。(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师:想现在就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那就快快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手中的文章吧,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在概括时能尽量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课件出示:划破、以为、说了几句、牢骚、回头、打动。)生:自由读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桌交流。师:谁想把你思考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生:(预设达到的程度为: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一个拐弯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师:你可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三)、再读课文,交流体验1师:太好了,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相信接下来你们一定会学得更好。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生:是!师:那就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划出使你感动的语句。好,现在开始吧!生:按要求默读,划出令其感动的句子。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画完了,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感动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读,之后谈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课件预设(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生一:读,之后谈感受。师: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生二:谈感受。师:把你的感受带到文字中,再读。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找到“好象”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师: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此处引导学生体会到“好象”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亲爱的含蓄。同时指导朗读。(四)、联系实际,深入体会。师:同学们体会的真好。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不易察觉,点滴之中露真情。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