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人物用语透露出不同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尽显匠心。⑵要想让“房地产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通过限购和提高银行贷款额度的方式不能根本解决问题。⑶在南美洲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谈南美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南美,权且充作南美洲的印象点滴吧。A.只言片语一挥而就走马观花B.三言两语一挥而就走马观花C.只言片语一蹴而就浮光掠影D.三言两语一蹴而就浮光掠影1.C(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三言两语:很少的几句话。本句强调对人物语言的雕琢。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高三语文Ⅰ第1页(共31页)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2.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亭亭碧流暗B.日入孤霞继C.湖云尚明霁D.林峦分夕丽赋得白日半(傍)西山朝代:唐代作者:常建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物象归余清,林峦分夕丽。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如此高人雅士,▲。一盏清茶在手,一卷古书在案,即可出则与山人野树对话,入则与心灵之音共赏。如此这般,即高三语文Ⅰ第2页(共31页)使身居闹市,心却依然自在。原来,静,是在心里,不是在山水间。①坐闻蜂鸣蝶舞②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③立观云山雾海④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⑤晨沐雨露花香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3.D如此高人雅士,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晨沐雨露花香,坐闻蜂鸣蝶舞,立观云山雾海。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B.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D.拙作奉上,甚感惶恐,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高三语文Ⅰ第3页(共31页)4.B(“斧正”为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这里是交际用语使用不当)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高三语文Ⅰ第4页(共31页)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高三语文Ⅰ第5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