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六年级《梅香正浓》新店小学李芳芳2014年12月2日梅香正浓一、教学目标:1、掌握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史可法感人的事迹。3、感受民族存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概。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史可法的事迹。2、理解“梅香”的含义。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看梅花图片2、学习新知:(1)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史可法感人的事迹。3、感受民族存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概。(2)基础碰碰车1、通读课文,选读喜欢的句子。2、谈收获的信息。3、我会读:酷爱拜谒虬枝峥嵘召集怂恿纵情逸乐高官厚禄以身殉城拔刀自刎尸骸衣冠飨堂楹联瞻仰体恤寡廉鲜耻戕害唾骂伫立(3)合作、探究、提升1、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使作者崇敬的原因是什么?2、从文中你了解到史可法的事迹有哪些?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原因是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史可法的事迹。4、评价史可法并谈依据。5、请你由“每当我们民族处于危亡之秋,总会出现两类人”质解疑。6、《梅香正浓》中“梅香”指的是什么?7、谈谈你积累的爱国名言(不少3个)(4)课堂检测:a、选择题。1、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虬枝峥嵘怂恿纵情义乐B、浩然正气以身询职泪如雨下C、尸骸戕害同胞寡廉鲜耻2、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元朝遗臣史可法为镇守扬州英勇捐躯。B、史可法曾留下死后要葬在梅花岭上的遗言。C、“吾誓以身殉城”是史德威的豪言壮语。b、用一句话概括史可法的事迹。c、谈谈你崇敬史可法的原因。(至少2个)(5)欣赏歌曲:《英雄赞歌》(6)提升跷跷板:布置作业1、讲述史可法的感人事迹。2、谈谈你想对史可法说的话。(不少于100字)说课稿-------六年级《梅香正浓》新店小学李芳芳2014年12月2日一、说教材《梅香正浓》一文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中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探访历史名城扬州登上梅花岭联想到了明末为镇守扬州英勇捐躯的史可法的事迹,赞扬了史可法忧国忧民、视死如归、淡泊名利、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和民族英烈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烈的崇敬、爱戴、感激、怀念之情。二、说教法《梅香正浓》一文是一篇阅读文章,难易适中,我打算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学、讲、练、测四环节进行教学。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主要由观看图片、出示学习目标、学习新知、课堂检测、布置作业五个版块组成。学习新知之前,我先出示梅花图片,由梅花的品格引出对课文的学习。在学习目标出示后,学习新知我分为基础碰碰车和自主、合作、探究两方面进行。基础碰碰车主要是对课文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大致了解。自主、合作、探究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探究,在此环节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可以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梅香的含义。评价史可法一题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谈爱国名言则是对积累能力的检测,更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新知学习结束后,我通过课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出示检测答案后让学生对改并对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安排欣赏《英雄赞歌》这首歌曲,在歌声中感受民族英烈的英雄魂。最后为提升跷跷板,即布置作业。板书的出示我的打算是在看完梅花的图片后通过提问引出梅花的品格,作者崇敬民族英烈一问题解决后出示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这一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史可法的事迹之后出示为镇守扬州英勇捐躯这一内容,在回答“梅香”含义是时我给学生用并列关联词提示,回答后出示借物喻人的写法这一内容。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意图主要是为了体现借物喻人的写法、梅香的含义以及史可法的事迹,体会他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个人简介新店小学李芳芳2014年12月2日李芳芳,女,现年35岁,任教于灵宝市大王镇新店小学。小学高级教师,负责学校业务工作。担任一、六年级语文课。在教学中恪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严格按照学、讲、练、测的环节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