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在知识的衔接上有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为:(1)在操作中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2)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三、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生:大熊猫。师:对,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所以对于熊猫宝宝的喂养工作就需要格外的认真仔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喂养大熊猫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数学问题。(看课本信息窗1)2、探究新知(1)借助天平,理解等式。①出示天平图片。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生:天平师:那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天平?你对它都有哪些了解呢?生:称量物体、比较物体轻重。师:比较轻重时会出现几种情况呢?②理解相等的式子。师:出示情境图一,同学们看天平现在怎么样了?生:天平平衡。师: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生:两边物体重量相同。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看到的平衡现象吗?(教师出示板贴:天平左边放一个20克的碗和一袋50克的米粉,右边放7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生: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一个碗的质量+一袋米粉的质量=右边砝码的质量20+50=70师:像这样用“=”连接起来的式子就是等式。谁能说一个等式?师:通过说这些等式,我们发现=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相等的关系。③理解不相等的关系。师:如果老师把左边的米粉取出来,天平会怎样?此时你能用式子表示出天平的现象吗?生:20<70,70>20师:我们刚才说过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这样不相等的呢?生:不等式④含有字母的等式和不等式师:(出示情境图二:天平左边放一个碗(20克)和一些米粉,右边放5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米粉的质量不知道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生:20+x>50师:(图三:天平右边放100克砝码,天平不平衡),怎样怎样用式子表示?生:20+x<100师:(图四:天平右边放70克砝码,天平平衡),怎样用式子表示生:20+x=70⑤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出示课件,你能用等式表示上面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自己尝试去做)(展示交流:2x=1503x+10=100)(2)引导分类,建构方程式子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师:黑板上有那么多式子,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师:可以按是不是等式来分,也可以按照是否含有字母来分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等式,看黑板上的这些等式还可以怎么分?生:有的含字母,有的没含字母师: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板书定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方程。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师:在方程的概念里,你认为哪几点很重要?师:等式和未知数是判断方程的重要依据。②揭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师:看黑板上既有等式又有方程,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方程的范围比较小,等式的范围比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巩固应用(1)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并说一说理由4x=203+x23+27=50y-6>233+4=73a+b=1040<20+y10m=20(2)看图列方程4、总结扩展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方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困惑?关于方程你还想知道什么?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只要解决了方程问题,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笛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