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动员会发言同志们20XX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县级单位必需全面推开,根据中省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县委县政府对这项改革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规范财政管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依照《县县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和“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完善”总体要求,从今年起,县本级选择15个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改革。今天的会议就是对改革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希望大家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积极支持和配合,认真做好这项改革工作。关于改革的一些具体安排,高晋局长代表财政局已作了布置和要求,下面,再强调两点。一、提高对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就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顺序,国库集中支付。由财政国库直接将财政资金拨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者。今年在县级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目前。都是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资金集中支付,这已形成了一种国际惯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适应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现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保守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各部门和单位多重设置账户,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这种国库运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弊端很多:一是财政资金的途时间长、效率低。现行的分散支付方式下,由于财政资金切块使用,其分配和拨付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即财政部门分配拨付到主管部门后,主管部门往往还要进行二次分配,再拨付到基层单位,需要经过多道程序才能到项目建设单位、商品或劳务供应者,造成资金在途时间长、位慢,影响了单位正常用款和整个财政资金的效率,有些单位甚至到年底还有大量的财政资金沉淀,预算执行率很低。第1页共5页二是财政资金的平安得不到保证,有利于加强监管。财政资金是根据预算布置的每一笔资金都有特定的用途。但有少数主管部门,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如何,也不论是人员经费还是公用经费,只要进了自己的口袋”就认为是自己的钱,哪里有缺口就往哪儿填,不按预算办事,支出的随意性很大,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深化财政改革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改革的基本趋势就是要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而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一块基石。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与预算编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库集中支付以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为先决条件,各部门必需严格依照编制好的部门预算申报用款计划,并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资金划拨,没有完善的部门预算,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反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可以促进部门预算的制定和执行,为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提供依据,并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和事权范围,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资金的支付和储存是分散的大量的财政资金分散、沉淀在各部门和单位,现行的体制下。活钱”变成了死钱”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将财政资金统一由财政国库管理,将间隙资金集中于国库,便于政府合理调度,统筹布置,可以进一步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从加强监管的角度看,分散支付制度下,财政资金一旦拨付给单位,往往就脱离了财政监管范围,财政部门只能依靠各部门事后的财务报表了解情况,无法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也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变财政资金分散的支付方式,清理账户的前提下,财政部门为各部门、单位开设国库单一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各预算单位的各项支出,这就大大增强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使预算支出的整个过程都处第2页共5页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可以有效防止挤占、截留、挪用现象,遏制大手大脚花钱、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