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真题(2015-2009)近代中国、现代中国满分:0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3小题)1.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2.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纽约时报》某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设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4.“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5.下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①②③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7.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②“”③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④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9.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0.“”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1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2.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的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3.下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