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九《流动的水》之科学活动《沉与浮》设计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节水意识,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小标兵、小主人活动准备:1.钉子、石子、花生、橡皮泥、羽毛、铅笔、纸杯、塑料玩具、乒乓球、气球等,充分的材料准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探究表现的机会。2.用泡沫雕刻的小鸭子或塑料的小鸭子。3.课件准备4.记录纸人手一张。一、导课播放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故事:在一个晴朗的上午,鸭妈妈带着鸭宝宝们出去散步,这它们来到了池塘边,池塘的水很清很清,可以清楚地看到五颜六色的鹅卵石,还有小鱼和小虾,鸭妈妈说:“孩子们让我们下水去捉小鱼吧!小鸭们高兴极了,鸭妈妈和鸭宝宝们扑通扑通跳下了水,开开心心地捉着小鱼,可是有只鸭宝宝却顽皮得很,它怎么也不肯潜入水中去捉小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把这只淘气的鸭宝宝请到了我们班做客,教师把鸭宝宝藏在身后,然后出示给小朋友们,你们看,它在这里,我们大家一起看一看这只鸭宝宝为什么不潜入水中呢?,教师把小鸭子放入透明的玻璃缸中演示,这个时候,孩子们会说,老师,这只小鸭子是假的,这只小鸭子是用塑料做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水能够使什么样的材料浮上来又能够使什么样的材料沉下去,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来探索《沉与浮》二、出示课件,让幼儿明确沉与浮的概念教师先出示一个物体钉子,如果我要把它放在水中,大家猜一猜,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上来呢?课件演示,小朋友们的想法是对的,它真的沉下去了!我们再换一样东西试一试,教师出示实物花生,大家想一想,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上来呢?课件演示,原来它浮在水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教师总结,物体自身的密度在大于水,物体就会沉下去,如果物体自身的密度小于水,那么物体就在浮在水面,密度这个词很抽象,你可能不懂,不过没关系的,虽然现在大家不了解,但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你们会知道很多神奇而奥妙的事情。三、幼儿动手操作,对沉与浮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播入优美的乐曲陶冶幼儿的情趣。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不同材料的东西,大家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呢?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究3.把沉与浮的物体进行分类4.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以适当的方式应答,适度地给予鼓励表扬。四、汇报交流实验结果五、拓展与探究1.你有什么办法让浮在水面的气球沉入水中?2.用什么办法将沉下去的钉子浮上来?六、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水的神奇现象,它可以使一些东西浮在水面,一些东西又可以沉到水底,水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水可以饮用,水可以让植物生长,水可以让生活在水环境中的动物生存,特别是我们人类时刻都离不开水,水的用途还有好多呢?可是我们地球上可以饮用的淡水已经很少了,请小朋友们不要浪费水资源,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人人争做节约用水的小标兵、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