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VIP免费

古诗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1页
1/2
古诗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_第2页
2/2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目的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古诗文的能力;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2、题解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浙江杭州的灵隐山上。王安石早年登上飞来峰,踌躇满志的写下了这首热情洋溢,富有气魄的诗章。表现了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和立志改革政治的远大抱负。3、课文分析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第一句点明了登高的地点,是在杭州灵隐山飞来峰的千寻塔。一方面是写实,一方面也是作者对变法改革前景的向往及信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作者根据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作者把政敌比喻成浮云,从而进一步表现了作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小结这首七绝借登高能望远的描绘,抒发自己作为政治改革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全诗只有句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表现了作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