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习题一、读一读,悟一悟。(一)1955年10月1日清晨,()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画出最能表达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句子。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段话应放在。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是一种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是为了。(二)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1.数字最具说服力,在颁奖词中,“”足以表现钱学森归国所受的阻力和创立事业过程中的艰辛。2.在颁奖词中,最能体现出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二、小练笔。钱学森归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请你收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篇课文后面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参考答案一、(一)1.广阔无垠劈波斩浪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2.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3.课文第六自然段后第七自然段前倒叙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二)1.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二、科学家卡片——钱学森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