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国民经济管理思考VIP免费

2024年国民经济管理思考_第1页
1/10
2024年国民经济管理思考_第2页
2/10
国民经济管理思考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和**区的各位领导和朋友共同学习,我非常高兴,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正像我们**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非常好一样,我们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形势和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健康的。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错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经济保持连续29年的快速增长,最近10年更是每年保持两位数字以上的增长。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今年的gdp恐怕要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我们**区的贡献。对我们的快速发展,当然会有些不同的看法,譬如很多人批评我们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而不是集约型的。什么叫粗放。粗放就是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取得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靠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知识技术的运用、现代管理的投入来取得经济增长。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有,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中央政府提出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变到集约型的轨道上来,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好中求快。很多人批评我们,说我们增长很快,但增长的背后付出了环境的代价、生态的代价、劳动者利益的牺牲。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有,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现在提出来要提高我们环保意识,甚至提出环保一票否决制,提出来要关注我们的民主问题,要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很多人批评我们,说我们增长很快,但是别忘了我们的增长是靠出口拉动的,我们国家出口的往往是高物耗的、高能耗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有,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要建立创新型国家,要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要改变我们国家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我们承认在我们国家经济快增长的这29年中有这样那样的第1页共10页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些问题就否定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否定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道理非常简单,你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人平均gdp几万美元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来要求和评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不能用美国的、丹麦的、瑞典的发展模式来衡量、要求中国的发展模式。因为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它们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北欧的国家人家要享受的是阳光、海滩、高品质的生活,而我们中国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生存问题、就业问题、财政问题。也正好像我们国内,你不能简单地用深圳的、香港的、北京的发展模式来评价、衡量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模式,这样比较是不公平的,是不科学的,不能简单的把好和坏对立起来,我讲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看到这29年成就是主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曾经一度困绕我们的通货膨胀问题也解决了。1988年的通货膨胀我们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官方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18.3%,但据当时没有回归的香港公布的统计结果是40%。1988年社会上出现了抢购风、挤兑银行存款风,社会出现了不稳定。还有一次是1993到1994年,在1992年我们召开了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在传统观念上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阶段。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之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改革形势,出现了炒股热、期货热、房地产热,经济呈两位数字增长,但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再次达到两数字,经济出现了波动。当时的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提出来要把通货膨胀压下来,话音还没落,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通货膨胀一下子达到21%,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水平,但从1995年开始通货膨胀降下来了,随着中央宏观调控利率的加强,1995年通货膨胀率为14.8%,1996年是9.8%,1997年是3.8%,从1998年开始通货膨胀出现了负增长、零增长、低增长,大致延续到了今天。2003、2004年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开始之后通货膨胀一度有所反弹,中央于是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甚至不惜以增加银行坏帐第2页共10页为代价,到**年通货膨胀率降到了1.8%,2006年是1.5%,今年上半年通货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国民经济管理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