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校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11、晏子使楚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过程与方法: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语的含义及晏子的语言中蕴藏地智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晏子的聪明机智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尊严的教育。3.学习重难点:重点:精心朗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用心体会人物的语言。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4.学习方法建议:朗读感悟和小组合作。5.课时安排:2课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注明课堂练习)第1课时一、课前活动播放纪录片《邓小平访美》,和学生聊聊外交。师:刚才的短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1979年1月底,邓小平爷爷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美,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主要领导人首次出国访问。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南草坪主持欢迎仪式,并陪同邓小平检阅三军仪仗队。一位美国记者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国家的总统举行正式仪式,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并陪同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极其罕见。更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美国政府欢迎邓小平时鸣礼炮19响!按国际惯例,对等接待是外交场合的基本原则,接待国家元首鸣礼炮21响,接待总理是19响,接待副总理级领导人是17响。卡特总统在邓小平首次访美时,用19响礼炮表达他对邓小平、对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人民、对中国的尊重。同学们,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了吗?上课!二、揭题解题初识人物1、揭题导入师:刚才我们在记录片里看到了盛大的欢迎场面,邓小平爷爷访问美国受到了国家首脑级的礼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晏子使楚》,讲的也是关于访问的故事,是不是也有盛大的欢迎场面呢?一起去看看吧!有谁知道“使”是什么意思?原来晏子是个使者啊,也就是现在的外交大臣,他代表的是他个人吗?他为什么要出使楚国呢?2、初识人物这里的晏婴就是晏子,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要叫他晏子吗?(引导:想想古时候哪些人的称呼中有子?孔子、孟子、墨子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师:是啊!“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第1课时生看纪录片《邓小平访美》。生说说“使”是什么意思,根据老师的提示明白大家为什么要称呼晏婴为晏子。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补充晏子的生平、当时楚国和齐国的状况,晏子此次出使的目的。对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更有帮助。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晏子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寻找答案吧!三、预习反馈理清情节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师: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你认为哪个词语容易错就读哪个词语侮辱撒谎敝国规矩囚犯笑嘻嘻大臣淮南枳柑橘大夫盗贼赔不是安居乐业面不改色尊重2、检查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一个词语代表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师板书:侮辱)师:还有一个词语代表了这个故事的结果,看出来了吗?(板书:尊重)师:你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师:楚王本想侮辱晏子,最后却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第一个故事去寻找答案吧!四、合作探究寻找尊重(一)指名朗读第一个故事(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同学们,在第一个故事里,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钻狗洞)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是如何应对的呢?1、出示探究目标: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