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四中九年级思想品德(廉洁教育)导学案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学案编号教研组长签字学校领导审核曹桂发维护社会公平0902——047个性修改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备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2.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学习重点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学习难点如何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如何理智地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学习流程(一)导入展示有关公平的名人名言(见中学生廉洁教育读本第12页),引出学习的主题——公平。(二)课堂研讨(要求:1.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形式,分块引学,解决具体问题。2.小组交流时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每个成员记录关键词句,对不同意见展开充分讨论,补充完善,最后形成小组共同看法。3.全班交流时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洪亮,表达清晰准确。)任务一:对公平的理解1、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①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②期终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③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④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2、请你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你认为什么是公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他对公平的看法,最后可概括出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也就是不同社会情况下公平的共性:社会上每个人(合法公民)都应当被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社会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换句话说就是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得到应得到的利益。任务二:理智面对不公平1、请每位同学谈谈自己曾经遇到的不公平情形及当时的真实感受。2、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问题,遇到不公平情形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列举对待不公平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对策。3、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举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的主要观点。4、由同学代表进行本次主题讨论的小结、点评。师:通过这次的合作讨论,同学们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任务三: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材料:十六大报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倡导的共同富裕与实际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层次是要解决共同富裕、平均主义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是要解决效率、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最后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