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重要知识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含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五大步,其中去分母、移项易出错,下面就同一题几位同学出现的不同错误形式作以展示:例:(X—1)/2—(1+X)/3=1A:解:去分母,得:3(X—1)—2(1+X)=1(方程右边没有乘6)去括号,得:3X—3—2—2X=1移项,得:3X—2X=1—3—2(移项未变号)合并同类项,得:X=—4B:解:去分母,得:3(X—1)—2(1+X)=6去括号,得:3X—3—2+2X=6(去括号时,当括号前是“—”好时要变号,此处没变号)移项,:得3X+2X=6+3+5合并同类项,得:X=14(把3X+2X看成3X—2X导致出错)系数化为1,得:X=14/5C:解:去分母,得:3(X—1)—2(1+X)=6去括号,得:3X—3—2—2X=6移项,得:3X—2X=6—3—2(移项时没有变号)合并同类项,得:X=1分析:上面三位同学出错原因:1、对于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及要领没有完全掌握。2、由于粗心导致出错。3、基础不好,解题能力较差所致。4、解方程训练的还不到位,做的还不熟练。讲评:1、让小组内互相交换批阅,并用红笔画出错误之处2、让出错的学生板演并讲解3、让尖子生帮助个别学困生解决遗留问题4、个别学生当面让其改错,并及时予以面批面改小结:通过对错误收集进行归类,并让学生互批、板演、互助、个别指导这此类问题从本质上得到解决。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应清楚地了解学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的问题,有针对性和侧重性地进行解疑纠错和查漏补缺。②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不断要求学生追求“一会、二对、三完美”。③给学生提供讲评课后的巩固练习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