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德育资源助推思想教育重庆市綦江区南州中学高容13696466682关键词:合理利用德育资源思想教育引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学生的思想教育仅靠单纯的课堂说教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深挖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身子女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不断涌现,学生是非观念缺乏,法纪观念淡薄,行为习惯不良,学生不爱学习,早恋,上网、打游戏、打架斗殴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许多还触犯了法律,可见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仍然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仍然存在着针对性不足、实践性不强的问题,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卓有成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观察实践,我认为,在日常学校、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合理的社会、人文、自然的德育资源,可以助推对中小学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一直以来,学校是陶冶学生心灵和情操的熔炉,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课堂,对学生德行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可替代的,这是我们最值得利用、最值得深挖的德育资源。如今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构筑了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格局。“Xin南中”校园报、“国旗下的讲话”、“大手拉小手”社会实践、南中校园电视台、心理咨询室,无不为思想教育起到了助推作用,功不可没。然而,单靠深挖学校德育资源,是不够的。因为,在学校的周围,还有着一片更为广阔的德育天空,那就是地方德育资源。所谓地方资源,是指当地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开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创新德育的新形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很重要的,它成为了德育的又一重要资源。于是我们在利用好学校德育资源的同时,也对校外当地资源进行了挖掘。我们把学校德育工作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说我们请学校的法制校长进行法制专题讲座,请全国知名感恩教育演讲家彭成老师进行感恩激情演讲,邀请消防总队官兵到校进行消防实战演练,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对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离不开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树立与增强。为让孩子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和地理优势,以石壕红军墓、南州烈士陵园、永城王良故居等革命苏区作为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另外,还介绍革命圣地沱湾(韩国临时政府所在)、石壕红军桥、南平山“贤良亭”、霍氏三杰、当代英雄邹连伟等。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对先烈们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由衷感慨。抚今追惜,他们的思想得到了提炼,精神得到了升华,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在心中激荡。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国传统美德,我校学生会成立了“帮助孤寡自愿者协会”。自愿者协会的组织者会定期带领自愿者们到敬老院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顺便还捎带上几个用攒下的零花钱购买的水果。学生在与老人的交往中学会了尊重长辈,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诚实、正直、宽容、尊重、责任感等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家乡自豪感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们教学生唱响赞美家乡的歌曲《綦江是个好地方》,给介绍当地名胜、特产,让学生有身为綦江人的自豪感。1綦江是个地杰人灵的好地方,“綦江是个好地方哟,青山绿水好风光,山连着山来,厂连着厂,风吹稻花起呀起波浪……”,歌是这样唱的,事实也如此,胡绍良老师就在他写的《綦江旅游十八爱》一书中,对綦江赞口不绝。“版画结交天下,齿轮转动世界。”綦江农民版画,名声远播国内外,如今,“农民版画之乡”、“中国民间绘画之乡”等美称接踵而来。綦江齿轮厂也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西部最大的齿轮城,享誉海内外。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版画制作、版画作品,甚至是教学生制版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兴綦江”的教育。綦江清溪河在《中国旅游地理》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