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埃及涅伽达文化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相互联系,而又各有其不同发展道路的,发展演进的过程。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揭示出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也并不排斥各自发展道路上的差异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这个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06页。)所以,在谈到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时,“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0页。)潘凯任兴强王仲浦让我们一起见证埃及的特殊性吧小组成员涅伽达文化NaqadaCulture一阿姆拉特时期二格尔塞时期三埃及文字的产生四王权五城市与国家埃及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因埃及南部的涅伽达遗址而得名。分为两大阶段,前段(涅伽达Ⅰ)又称阿姆拉文化,约当公元前4000~前3500年;后段(涅伽达Ⅱ)又称格尔塞文化,约当公元前3500~前3100年。涅伽达文化处于埃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前段属原始社会末期,后段已建立若干奴隶制小国,在埃及史上有前王朝时期之称。涅伽达文化时期石器和陶器制作日精,对外贸易发展,铜器逐步增多,人工灌溉逐渐发达。这时村落转变为市镇,最后出现了最早的埃及文字、王族墓葬及国王权标,表明国家形成。当时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相继为埃及南部最大城镇和政治中心。涅伽达文化与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有较多接触,。关键词涅伽达文化Ⅰ阿姆拉特时期(公元前4000~前3500年)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王权的萌芽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宗教及埋葬习俗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在阿姆拉特时期的一些墓穴里发现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号;各个墓中都有统一的符号,这大概就是其私有权的记号。标志着埃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萌芽。涅伽达地方1610号墓中的一个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以眼镜蛇作为其标志)。在属于涅伽达文化两期相交的一个墓中(涅伽达1540号墓)发现的一块陶片上,画着一个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这也是王权的标志之一)。这说明王权已经萌芽。王权(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涅伽达文化Ⅰ时代,(公元前4000—3500年),农业,辅助以,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则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手工业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从猿转变成人,就是以石器工具的制造作为标志。人类社会的最初发展又是以手工的石器工业的进步,划分不同的阶段。但是,手工业作为独立的行业却是出现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涅伽达文化Ⅰ时代,我们第一次碰到了一种工业,燧石矿业和剥成厚片的技术发展起来[(3)b]。在这个时期埃及的燧石工业,已不象先前的那样利用现成的地表面上的岩球,而是开凿悬岩采掘优质的燧石生产双面刃口的大刀以及鱼尾状大刀或矛,有的大刀达35厘米长而仅仅几毫米厚。这些燧石先是把它薄成一定的形式,然后从两边再压剥成薄片。这些作品显然不是临时劳动者之所为,而是高度熟练的劳动者的产品。涅伽达文化Ⅰ的墓穴常为近似圆形的浅坑,一些精致的大墓成长方形。成人多采用单身葬,也有多人合葬的情况。随葬品十分丰富,仍分粗陶和精制陶器,粗陶已经很少,精陶分有黑陶和具有特色的白十字线陶器等等。随葬的工具有棱形及弯形石刀以及薄石片工具。装饰品有贝壳,象牙等等除女性雕像外,还有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象牙雕刻和泥塑的男性雕像。同时也发现小羚羊、狗和母牛等动物的墓葬。在涅伽达文化Ⅰ时代,除了一般的墓穴外,还出现了一些大墓,而在一些大墓中陪葬有巫术用品。。E.J.鲍姆伽特指出:一种迹象是这些巫师或女巫医是公社的显要成员,或许是他们的领袖[(1)c]。这种看法与恩格斯的论断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氏族首领“在非常原始的状况下执行宗教职能”。,涅伽达Ⅰ的人民崇祀一种丰产女神,其典型的姿势是双手支承乳房,如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所见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