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教科研日记课题名称:小学美术课堂如何体现孩子自主性的研究研究人员:李晨实验班级:五(1)班记录日期:3月12在学生的绘画活动中,要如何来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老师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行动将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教师本身要具有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应多鼓励他们用多种材料和手法表现作品,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试试看”。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孩子们认识周围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①、图画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的最好手段之一。我们可以采用观察—绘画—再观察—再绘画的方法来指导他们的画画的经验。②、引导孩子用“心”进行观察。要想让孩子投入,一定要引起他们的观察兴趣和求知欲。③、抓住被观察物的大致轮廓和突出特征。例如《多变的云》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孩子们抓住曲线这一特征来画,让孩子学会在观察中抓住重点,抓住有代表性的特征。④、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教师在指导绘画中,语言应当具有启迪性,启发孩子自己去调整自己的观察活动。第三,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以及他们间的自由交流。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同孩子们交谈。尤其在教师向孩子提出问题,启发他们动脑筋思考问题时,教师需要给他们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要进行引导性的交谈,并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联想,鼓励通过联想来丰富画面内容。并且,在指导过程中,要始终让孩子做绘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