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35分钟》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简要概括本篇通讯的主要内容。2.抓住并感悟本文生动、感人的场面细节描写。3.体会梁万俊的英雄壮举,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重点:1、梁万俊英雄形象的分析。2、欣赏课文为了达到“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采取的倒叙、叙议结合、排比句短句的运用等多种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简介梁万俊事迹: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有这样一段颁奖词------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8分钟,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同学们知道这段颁奖词描述的是谁吗?他就是中国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空军特级试飞员。他先后担任某重点型号飞机火控系统定型试飞,某系统飞机鉴定试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任务,多次处置空中重大特情。中国四代机歼20的首飞试飞员。2、文学常识学习: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3、解题:①主标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如“惊心动魄35分钟”。②副标题:位于主题之后,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重要内容,往往由副题来承担。副题主要起补充和解释主题的作用。如“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成功迫降某新型国产科研样机纪实”。二、初读课文,感受惊心动魄的气氛和归纳基本内容:1、学习生字词:戛然jiá请缨yīng娴熟xián坠毁zhuì抉择:挑选;选择。娴熟:熟练。化险为夷: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2、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能体现惊心动魄的细节描写;3、归纳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分层方法提示:抓住过渡段——15和26自然段和叙述的顺序主要内容:这篇新闻记叙了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在战斗机试飞途中遇到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的紧急情况,为了保住科研样机数据毅然选择紧急迫降,凭借超凡的勇气智慧和超常的技术水平最终成功迫降。层次划分:第一部分(1—14)作者叙述了梁万俊试飞战斗机时的“惊天一落”:第二部分(15—25)作者回顾了梁万俊试飞遇险紧急决策的“惊心动魄”;第三部分(26—29)揭示梁万俊的英雄壮举背后的惊人付出。三、研读课文,品析惊心动魄的英雄形象1、话题探讨: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你认为梁万俊是英雄吗?一提到英雄,我们就会想起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英勇牺牲的勇士,他们担当起拯救苦难祖国的重任,慷慨赴难,血沃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是革命年代的英雄,他们以自身的言行铸成这一时期英雄的内涵.战争渐渐远去,和平阳光温暖着神州大地,拂去了战争的烟云,而英雄的形象却从来没有在我们心中消失过.在和平的时代里,英雄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是指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勇于向困难挑战,为他人谋利益,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2、自读1—25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句段读出了梁万俊的哪些英雄形象?①学生自读,写出旁批。②归纳:梁万俊的英雄形象主要体现在选择空滑迫降时的大无畏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杰出的智慧、强大的内心等几个方面。3、课文第26自然段说“英雄壮举绝非偶然”,作者为什么这样说?①小组讨论学习26—29自然段。②汇报讨论。四、赏读课文,品味惊心动魄的技巧1、思考: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使文章达到“惊心动魄”的写作效果的?2、学生自由探讨。3、汇报交流:①倒叙手法,开篇展现最紧张情形,先声夺人,造成悬念。作者构思独特,开篇即先行交代“惊天一落”、迫降成功的结局之后,再交代紧急迫降(无动力滑翔)的经过,回述全程,最后集中介绍背景材料。整体上采取倒叙的结构(或倒金字塔的结构),局部上在叙述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这样,既把事件过程具体展示出来,又突出事件的“惊心动魄”,符合新闻受众对突发事件关注程度的轻重缓急的先后次序,增加了通讯的可读性。它能吸引读者的第一注意,把精彩的场面、紧张的情节、激动人心的高潮先叙述出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对下文的阅读兴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