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问题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52。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感兴趣的生活问题,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3、从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学重点:运用连乘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经历的过程:(1)阅读与理解(2)分析与解答(3)回顾与反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二、出示情景图生读题1、阅读与理解(1)条件:师:同学们真细心,能发现隐藏在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时,有些信息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有些信息则隐藏在图中,我们要懂得寻找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2)问题:过渡:找出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下面你能进行第二个过程“分析与解答”这个问题了吗?2、分析与解答师: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并思考:你是从哪句话开始思考的?你的算式每一步算出来的是什么?生独立完成,师视。(收集不同的解法)(1)方法一,挑选部分学生的方法,投影方法一:45×12=540(元),540×5=2700(元)追问:其他同学能用这两句话对他提出质疑吗?你是从哪句话开始思考的?45×12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乘法?(求几个几)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再算一共卖了多少钱。(生汇报,师及时板书。)强化:问另一学生:你听明白了吗(45×12是什么意思?)?再问另一学生:你也说说!(2)方法二,1师: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解释吗?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12×5=60(个),60×45=2700(元)师:你对他能提出一些质疑吗??(12×5是什么意思)?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算一共卖了多少钱。(生汇报,师及时板书。)强化:你能重复说说**的方法吗?(加分)师(激励):两位女同学说的非常完整,哪位男同学也能完整的说一说方法二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谁来接受挑战?)(3)综合式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45×12×5)师:这又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生:先算每箱卖多少钱,再算一共卖了多少钱。小结:也就是说:45×12×5=2700(元)和45×12=540(元),540×5=2700(元)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是先算每箱卖了多少钱,再算一共卖了多少钱。只是上边的是用分步计算的算式,这里把三个数写到一道算式里了,我们把这样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通常用递等式计算。45×12×5=540×5=2700(元)(4)类推:方法二分步计算的算式,也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师:请在草稿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投影、汇报,12×5×45也是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算一共卖了多少钱。和方法二的分步计算的想法是一样的。三、对比优化方法1、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指名汇报(2-3人)师:请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开始!2、揭题时间到,请安静。李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认真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相同点)都是连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连乘问题。3、解题关键:生:(不同点)先算什么这一步不同。师:这就是用连乘解决问题的关键:确定先算什么,才能再算什么。四、回顾与反思1、检验一下,刚才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题目知道了每个保温壶的价钱(则单价),和保温壶的数量。可以用单价×数量=总价2、两种方法都得到了卖了2700元,说明解答正确。师: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要写上答句才完整。(板书)五、练习巩固过渡:在生活中,类似的问题非常多,我们一起看看:1、书P52做一做。(分享)(1)阅读与理解(找出条件和问题)2过渡:找出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下面你能像刚才的例题一样进行第二个过程“分析与解答”这个问题了吗?(能)(2)分析与解答师:先不要急着列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列式计算。明白了吗?请独立完成“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开始。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2分钟后)请同桌交换书本,看看你们的方法是否一样。如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