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21、老人与海鸥授课时数2课时时间年月日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企盼、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3、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具体。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朗读、将朗读与体会结合起来。2、引导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学情分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基础上,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文中老人对待红嘴鸥的情感,却令我们震撼!学生也许不能理解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的反常行为。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文时去细细品味,从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中寻求答案。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浓厚情感。教学难点难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解决办法引导对重点句、段的品读,深入地讨论。教学策略学生通过从文中找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感悟:老人与海鸥的情感。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用书、课件。板书设计21、老人与海鸥守灵亲人老人与海鸥喂儿女(十多年)唤名字人、鸥和谐相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带领学生读单元导读,小结: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2.板书课题,导入:在老人与海鸥之间有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1、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内容和学习目的。2.读课题,带着好奇学习新课。通过单元导读明确主题,了解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二、初读课文,整1.布置学生自读,要求读通句子,梳理字词。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3.全班交流,梳理字词,解决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4.指名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情?1.通读全文,弄懂字词,2.小组交流字词及其他问题。3.小组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4.交流,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理清记叙的顺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体感知。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段意:第一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第二部分,通过写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表现了海鸥对老人的情。为细读全文作准备。三、再读课文,勾划标注。1.让学生快速读文,勾划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和有问题的地方。2.全班范围内交流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注意搜集、整理。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划出令自己感动的片断,提出疑问,小组交流。2.提出疑问,交流疑问。有疑则有思,课文的疑点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读思结合,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1.让学生细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能体现老人对海鸥的爱的语句。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跟海鸥相伴。”(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3)“在海鸥的呜叫声里……“老沙”、“公主”……3.指导朗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读出老人读海鸥的爱。1.细读课文,勾划语句,抓住重要段落,小组交流理解。2.汇报结果,体会情感。(1)感受到老人的生活很节俭,老人喂鸟的时间已有很长了。想象老人的辛苦和对海鸥浓厚的感情。(2)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细心呵护。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3.读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