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魏叼叼男,汉族,1980年2月生,甘肃静宁人。中学一级数学教师,200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以来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4年辅导学生在第三届“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获银奖。分别在2009年、2010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能力竞赛中,辅导学生获九年级组全国二等奖、七年级组全国二等奖。论文《中学生荣辱观浅谈》在兰州市教育局“知荣辱树新风再塑陇人品格”征文活动中获优秀奖。论文《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刊载于《甘肃教育》。2008年被评为“兰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青团员”。QQ邮箱:116545594@qq.com《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科目:数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构思:以落实课程标准为目标,以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完善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为出发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下,以学生的积极动脑、动口为主线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来设计本节课。突出新知识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归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②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③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应用,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过程与方法:①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②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①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②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处理的简单过程,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具备了统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思路,有了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储备,还须具备一定的观察、抽象、归纳、探索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抽象、概括、探索能力稍微偏弱一些,学生虽然对统计中的活动较为感兴趣,但探索精神和学习毅力却又不足。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准确无误的描述、绘制统计图、作出决策等都有一定的困难。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是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而本节课得出的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过程恰好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应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启发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点拨。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①准备一张“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的调查表格。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统计图。③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应用幻灯片精彩的图片吸引学生学生便于理解课堂演示效果很好学生直观了解5分钟网上下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问题1同学们,平时在家中你们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调查一下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平均时间,你觉得应该如何进行呢?一二三四五六日合计洗衣服2洗餐具收拾床铺扫地擦桌椅帮父母做饭干农活其他合计【学生活动】拿出课前填好的“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的统计表格,由组长收集本组每个成员“一周干家务活的总时间”,然后全班汇总。【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由“干家务活”这个学生比较新鲜的话题设置疑问,同学们情绪必然高涨,容易说出调查的方法。【教师活动】问题2针对收集到的“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这组数据,你能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吗?请说出你的具体做法。这种调查的方法有什么特征呢?(板书课题: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学生活动】学生说一说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方法。【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帮助学生复习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树立学生学好这节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