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心”化解疑难信访问题的几点体会XX县区政府副县长彭云近年来,XX县区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各类越访、非访事件给信访工作带来很大压力。2008年以来,XX县区以疑难信访问题为重点,以“诚心、真心、决心、恒心”的“四心”工作方法,以案结事了、息访息诉为根本目的,破解重复信访的疑难杂症,取得明显成效,实现疑难信访案件零增长。一、用“诚心”体现为民宗旨群众来访无小事。信访是找上门来的民生问题,“诚心”为民,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群众遇到问题向政府诉求,体现的既是一种盼望,更是一份信任;既是关乎其一家之利的小事,更是和谐干群关系的大事。因此,在信访工作中,党政和部门主要领导对上访者的态度至关重要。诚心诚意接访。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敬”服务,耐心倾听群众陈述,回答群众问题,用关爱融化信访群众心中的怨气,用热情拉近与上访群众的距离。信访的目的是解决诉求,只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真诚地对待信访人,把信访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对待,带着感情去做信访工作,多与之沟通,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所做的工作,争取信访人的理解与信任,就有了化解信访问题的基础。今年7月,我县刘家镇老上访户钟建友认为上访无望,爬上一建筑工地塔吊。接到消息后,我迅速赶到现场认真倾听了他几年来的上访情况和经历的困难,将其劝下塔吊,赢得了上访人对我的信任,钟建友几次准备到京上访前都给我打电话,被我及时劝阻。同时,加快对案件的复查工作,并先从解决信访人眼前生活困难着手,在多次部门协商XX县区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目前钟建友的信访问题已基本得到妥善解决。合情合理办事。深入了解每一件案件,原原本本查看原始档案材料,了解整个案件经过、历史成因、处理结论、目前诉求、现行政策等,增加对整个案件的理性认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在办理重信重访问题时,多数上访人情绪激动,第1页共5页言辞激烈,甚至侮骂、攻击工作人员。但我们坚持和上访人说“实惠话”,不“大包大揽”,也不“大扔大撂”;不“隔靴搔痒”,也不“草木皆兵”;既简单明了,又讲究合情合理依法办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以心换心,就能化“访”为情。有这样一个案例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005年我刚任公安局长时,遇大观镇陈立富为其子于1999年被杀,凶手唐林潜逃一案四处上访。接访后,我从信访人的角度,深刻体谅其丧子之痛。在安慰陈立富的同时,组织专案组通过不懈努力,远赴浙江将隐姓埋名6年的唐林抓获归案。同年,唐被依法执行死刑。陈立富在拿到有局长签字和联系电话的《信访告知书》后,激动地说:“我们本来是带着恨、怨来上访告状的,没想到局长没给我摆官架,还了我们全家一个公道。”。二、用“真心”把握工作主动群众采取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缠访、闹访等非正常途径上访,其重要原因是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主动,给信访人造成党委、政府没有“真心”为信访人解决问题的感觉,从而使化解工作被动。在工作中,以“真心”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是解决疑难积案的有效措施。要敢于对办访单位问“两个有没有”,即:有没有诚意办访,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化访。我县南山机械厂老军工企业职工唐某多次到中省市县反映其在1983年医疗纠纷中受到黑社会暴力威胁,要求公安机关查处,并多次采取在县政府、公安局拉横幅闹访的方式来制造影响。此案时间相隔太久,查找证据困难,办案棘手。我们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与信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到唐某想通过控告黑社会引起上级关注,以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我们协调南山社区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按最高上限报销了医疗费用,民政部门从人道主义角度为其补助了部分生活费,实现了停访息诉。此案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三点体会:一是了解案件,吃透案情。县信访联席会议结合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适时组织召开疑难信访案件分析会,通过重新阅卷和听取案件汇报,找准未化解问题主要症结,努力实现案件“四个清楚”。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及时从法院、检察院、第2页共5页司法局及律师事务所中聘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同志组成“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