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内容摘要]儿歌教学不仅仅用在语文教学中,在数学中同样能发挥它独有的魅力。儿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具有重要作用。[关键字]儿歌效益感想一、儿歌激趣,效益多多儿歌因其韵味十足,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记得我教一年级时,有一节很重要的内容是10的分解,它是学习10的加减法的一个重要基础,可有的同学就是觉得很枯燥,记不住,于是我在网上搜到了一首儿歌叫“凑十歌”,它是这样唱的: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在教学中我还配带音乐,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就这样,我们一起边看边唱,很快同学们就熟练了,再加上适当的操作练习,这节课的重难点就在这样愉悦的环境中被突破了。受到上次的启发,我觉得儿歌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于是我就自己试着编儿歌。“>”和“<”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但是有些学生总是掌握的不好,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很快记住呢?观察“>”和“<”,感觉它们挺像鱼嘴巴,我们何不编个“>”和“<”的儿歌让学生们唱一唱呢?说做就做,很快,一首简短儿歌诞生了,儿歌如下:大于号嘴向左,小于号嘴向右,嘴巴张开真奇妙。比大小,我知道,谁张大嘴咬向谁。儿歌编出来,我和学生一起说唱,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个个做着夸张的动作,张大了嘴巴吓唬着周围的小伙伴,班里瞬时喊声震天......同学们很快就认识了“>”和“<”这1两个孪生兄弟了,练习测试正确率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连班中的“老大难”也做得出奇准确。首战告捷,自己心里那个乐啊。这次成功让我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特别留意教学重难点,并尝试用儿歌来解决问题。我们学习加法、减法时,总会碰到有些学生接受的比较慢。数一数作为一种基础算法,更应该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为此,我通过总结反思,又编写了下面的算法儿歌:算加法,算减法,记住方法我不怕。加法大数记心中,伸出小数数一数。减法攥拳数一数,伸出几个就得几。通过说唱这个儿歌,结合练习题操练,很快,我的学生就熟练掌握了这种算法。如何求加数、减数、被减数,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去计算,这种情况也一直困扰着我,我又编写了儿歌帮助学生们学习此类问题:求加数,算减数,加加减减算得数。减法求前用加法,其余全部用减法。其中的“求前”指的是求被减数,师生同唱练习使用,在不断的说唱练习中,学会了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识汉字,学算理,一举两得一年级学生识字少,不会读题目。我编写的儿歌所涉及的汉字与数学有关,所以学生在唱儿歌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些汉字,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认识了汉字,一举两得。比如,我前面所讲到的那首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里就有很多一年级小朋友需要学习的汉字,这样我们既学习了数学算理,又学会了汉字,真是一箭双雕啊!儿歌教学,它在浓缩课本知识精华的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在孩子们的一遍遍诵读中,在他们的嘻嘻哈哈中,被一点点消化吸收。在学生识字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在一2天天进步。在孩子们稚气未脱的脸上,我看到了学生的自信、自豪、愉悦和欢快......,实践证明,儿歌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积极的辅助作用,让我们去感受儿歌给数学教学带来的惊喜,让孩子在儿歌中去享受富有魅力的数学吧。[参考文献]《数学第一册》陕西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5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