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沾益县炎方一中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30号)文件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5〕2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印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20号)、《沾益县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方案》(试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一、研修目标建设并依托区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紧密结合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本着“为学生有效学习服务,为教师常态研修助力”的精神,以“与学生学习同步、与教师教学同行、与学校发展同路”为理念,釆取“课中学、学中做、做中变”的混合研修模式,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保教)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建并完善“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沾益县网络研修社区平台,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基于网络的区域与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具体目标如下:师德行为有改善。聚焦师生关系改善,欣赏身边同伴践行师德的亮点,理解教育政策法规,增强心理健康保健意识,能说一个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尊重爱护学生,或依法执教的师德故事。重难点教学有策略。聚焦学科重点中的学习难点,学会多方位确定学科重点的新思路、多视角诊断学习难点的新方法、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难点的新设计、应用信息技术检测学习成效的新手段、完成一堂难点解决的实践课。常态研修有技术。聚焦边教边学和课例研究,针对重难点教学问题,掌握课例研修的常用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网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会用一套校本常态研修的工具和支架。二、研修对象本项目面向我校51名科任教师:语文(10人),数学(10人),英语(10人),政治(4人),物理(1人),化学(3人),历史(3人)生物(2人),地理(2人),信息技术(1人),美术(1人),体育(4人)。三、组织管理:为确保我校该项目顺利实施,特成立:1)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灿光(校长、项目学校管理员)副组长:关建功(炎方一中副校长)成员:胡蓉碧(炎方一中教研主任)冯明党(炎方一中教务主任)领导小组的职责:承担领导责任,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形成本校研修制度,包括组织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办法等;保障学校研修条件,提供活动研修经费,科学合理安排人员、场所、设施、设备及时间;认真组织本校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工作坊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充分开展观课、磨课、集体备课等校本研修活动;落实措施,协调、指导、督促、检查教师的参训工作,确保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2)学科工作坊:语文学科工作坊坊主:严胜儒(语文教研组长)数学学科工作坊坊主:高广早(数学教研组长)英语学科工作坊坊主:朱兰芳(英语教研组长)其它学科工作坊坊主:吴富荣(理化生教研组长)研修学科工作坊主职责:督促工作坊成员上线学习并积极参加研修活动,组织工作坊成员进行问题研讨和分享教学资源;批改培训成员提交的作业,推荐优秀作业和日志心得整合研修平台提供的资源,设计主题研修活动,指导开展校本研修;定期以简报形式通报工作坊成员的研修情况及成果;考核评定培训成员的成绩,推荐优秀成员,宣传优秀作品;指导、检查、督促、评价、考核培训教师的工作;撰写学科研修工作总结。四、研修内容本次研修聚焦教师专业发展重难点问题,以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宗旨,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践行能力、提高教师教学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开展“单元同步解难,优化教学策略”,培训内容包括两大模块,共计120小时(网上80学时线下40学时)。具体培训课程详见在培训平台。此次培训项目设置了国培大讲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难点、学习与发展四大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