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7诗词五首教案VIP免费

17诗词五首教案_第1页
1/15
17诗词五首教案_第2页
2/15
17诗词五首教案_第3页
3/15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诗词五首17.诗词五首教学目标1.通过咀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4.熟练背诵五首诗词。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朗读五首诗词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法。(1)按音节划分:1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诗词五首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按意义单位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3.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车马喧()见()南山凝夜紫()提携()4.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5.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二、研读《饮酒》1.导入语: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古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避山野,隐居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这类诗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晋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朴素而韵味隽永。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他的《饮酒》诗。2.作者: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2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诗词五首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3.解题:《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4.咀嚼诗句: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如:(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明确:“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明确: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5.品味玩赏:(1)这首诗为什么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诵读,讨论解决)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大体相同而略有变化,偶句押韵,因而读来有缓有急,和谐悦耳。(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明确: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思,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7诗词五首三、归结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板书)把握停顿,反复诵读。了解作者,知晓风格。咀嚼诗句,体会情感。品味玩赏,张扬个性。四、布置作业1.背诵《饮酒》诗。2.诵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7诗词五首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