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选修2第六单元第2课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人们都说,广东近代本来是可以出天子的!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内容:(核心)君主立宪制;主张设制度局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一)康有为的民主思想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内容:君主立宪思想、民权思想、教育改革特点: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维新运动后思想更进步(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内容:民权思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五权分立思想特点:思想更民主、手段更革命符合中国国情、对西方政治加以改造、思想有创新(三)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思考:梁启超与孙中山最推崇的先秦思想家?仁爱也是中国的好道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孙中山《民报》创刊号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窖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梁启超《墨子学案》今欲救亡,厥唯学墨。──梁启超《新民丛报》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康有为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青年时到过香港,逐渐形成维新思想。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梁启超协助编纂)、《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等。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1)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来论证维新变革的必要。(2)用进化论重新解释儒家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学说,论证中国应由“据乱世”的君主专制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制。(3)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梁启超(1873年-1929年),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学生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1917年张勋复辟(军师康有为)。段祺瑞组织讨逆军,梁启超担任了讨逆军参赞。梁启超与康有为矛盾达到顶峰。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为国人为弟子成病人为老师做同事为人父课标导入课堂小结教学内容随堂测试梁思顺(1893-1966)长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成(1901-1972)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妻为林徽因。梁思永(1904-1954)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梁思忠(1907-1932)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梁思庄(1908-1986)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达(1912-)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梁思懿(1914-1988)三女,从事社会活动。梁思宁(1916-2001)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革命。梁思礼(1924-),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课标导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