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初三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卷二(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含28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把答案序号按要求涂黑)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菠萝榨汁B.食物腐烂C.玻璃破碎D.水分蒸发2.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A.CO(NH2)2B.K2SO4C.KNO3D.Ca(H2PO4)23.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A.钙B.碘C.氟D.锌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花瓶B.纯棉衣裤C.塑料桶D.纳米铜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A.用灼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C.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D.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7.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的体积C.塞紧橡胶塞D.稀释浓硫酸9.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D.清除了可燃物10.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泥沙C.蔗糖D.植物油11.纳米级材料二氧化钛(TiO2)能有效除去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A.+4B.+3C.+2D.+112.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13.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红色→蓝色B.蓝色→红色C.红色→无色D.无色→红色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2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15.“吃的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B.用霉变的花生榨花生油C.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16.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右下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铱的元素符号是Ir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17.酚酞(C20H14O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酚酞是有机物B.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酚酞的相对分子量为318D.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14:41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19.如右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X双氧水水水水Y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20.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3ABCD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