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与统计关系■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孔凡哲《时代数学学习.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1期如何理解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统计关系?对此,笔者进行了一席畅谈。一、小学数学内容的核心S(即史宁中教授,下同):如同中学数学一样,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本质上也是研究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其核心在于关系。K(即孔凡哲教授,下同):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如果能够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的意图很有帮助。S:事实上,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数学都是在研究关系,具体来说,研究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等三类关系。二、数量关系K:如何理解数量关系呢?S: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内容是研究数及其运算,这就接触到数字。而数字的本质在于多与少。而后,多与少在数学上就变成大与小,之后,逐渐产生了自然数。K:数学史显示,产生自然数实际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认为,让学生理解自然数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S:产生自然数有两个最了不起的成果:一个是,从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中抽象出“数”。两匹马、两头驴、两个人都是2,能抽象出2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国历史上对此的抽象非常差,几乎到了清朝都没有抽象出来,因而,中国古代数学总是带有名数。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2,只有两个具体思想的人、两瓶饮料等等,能抽象出2是了不起的事情。K:能不能这样认为,在这里,自然数是一类有限等价集合的共同特征,是作为一类等价集合的标记而出现的。也就说,对于集合A={a1,a2,a3,…,an},B={b1,b2,b3,…,bn}而言,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如,映射f:ai→bi,其中,i=1,2,…,n),进而,也就构成了一组等价集合,自然数n就成为这些集合A、B、…的共同特征之一。S:可以这样理解。自然数中的第二方面就是“位数”,这是数字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你想想大小关系有了的话,数是无穷无尽的,你只能用无穷无尽的数才能把它表示出来。事实上不用,十个字母就能把所有的数表示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有位数,在个位的2与在十位的2是不一样的。中国过去有算盘,算盘体现了这种思想。但真正的表述是很困难的,一直到印度人、而后是阿拉伯人,最后中国引入数位表示,所以说这个抽象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自然数产生之后,就有了自然数系,为了加法的封闭运算就产生了整数;然后,为了除法的封闭运算就产生了有理数;为了根号的运算产生了无理数,这样就产生了算术公理体系。一般来说,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分配律、有0元素、有单位1,还有逆元素,满足这六条。运算一旦封闭之后,就构成算术体系。正是由于大小而产生了序的关系。序的关系很重要,有些时候数字本身并不重要,只需要知道序的关系就可以了。它就能够提供一定的信息。比如,评价几种酒的好坏,只是评价这种酒最好喝,那种酒其次,而其中的具体指标往往不需要知道。到近代数学之后,序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越来越重要。三、图形关系K:如何理解图形关系呢?S:小学图形的核心问题在于讨论图形的直觉和直观,而图形关系的核心在于分类。分类问题中最好处理的分类问题是两个集合不交时。如果两个集合的交集是非空的,就不那么好分类了。两个集合如果包含就更不好分了。例如,将矩形、三角形放在一起,学生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这两个集合是不交的。但是,将矩形和菱形放在一起,就不太好分了,两个集合有交叉部分,对学生来说,这就不太好分了。最难的是矩形和正方形的分类,学生老也分不清,因为矩形包含正方形。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直到大学数学还在研究分类问题,如曲面分类等等,而拓扑学主要是研究分类问题。K:当前,对于小学图形问题,大家普遍关心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数学家,你是如何看待小学生几何学习方式的变革?S: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图形关系的学习必须是直观几何式的,而空间观念、几何直觉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在7年级以后才能正式开始,此时的逻辑也是基于直观意义的、物理背景的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