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杨白杨单位(学校)曲沟镇南曲沟小学授课班级:三(3)班章节名称3.0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3-4年级学段:(一)3;(二)2、5、7;(三)2、3、4。本节课教学目标: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3.07-13.07-23.07-33.07-4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伴随音乐,用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方法读,在读中感悟。教学难点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通过学习文本,再加上课前收集的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07-107-207-307-4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5(文字、)课件6(文字、图画、音乐)课件7、8、9、10课件32、33(图片、音乐)生字词小村庄美景的图片,及课文第一自然段小村庄的美景图KB、I、HIBA、B、HB、E、HB、HF掌握生字音、形(偏旁、结构、笔画笔顺)、义;理解词语意思。深入感悟小村庄的魅力配乐读增加美感。唤起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分3分3分4分自制网络自制库存库存网上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美丽的小村庄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锋利的斧头(房子、家具……)什么都没有了———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过程结构:-一.激趣导入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1、欣赏2、小组交流、回答。(1)这里树木郁郁葱葱、天空湛蓝深远,太美了。(2)这个地方就如人间仙境。3、齐读课题。1.赏图提问:(1)这里美吗?(2)欣赏图片后,给你怎样的感觉?2.总结:这就是一个小村庄,这里美不胜收,那么村子里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3.板书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件1-4开始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感受?随机引导学生感悟小村庄的美。归纳重点问题。这么美的小村庄怎么会消失呢?这个村庄里的人该反思什么?2.学习这篇课文,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常规目标)①学会生字词。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题“她有好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呢!”SETC·S:第2学段课程标准:3-4年级(二)3、7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二、质疑定标(二)合作学习(完成高层次目标:1.深入了解人们对树木的伤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人们把树木砍伐下来后,都干什么了?去体会人们对树木的无情伤害。利用课前的导学案,结合课文和同学交流你找到的相关语句。质疑。(思考、组织语言、表达)2.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课件12-15三、探究达标(一)自学(完成初级目标)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什么是裸露?省略号意味着什么?自学、小组交流,4.汇报自学结果。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