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内容琥珀教学时间11月19日总第50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章的叙述顺序。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教学环节及课堂策略复习巩固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学后教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生回答)。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2.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2)角色朗读此部分。(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3.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l)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2)小组讨论后回答。4.济览全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三、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练读。2.分角色朗读。四、学生质疑问难五、扩展延伸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当堂训练按要求改写句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缩句:3.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板书一万年(化石:琥珀)夏天热辣辣蜘蛛捕苍蝇形成条件陆地下沉海水上漫淹没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科学价值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科学小说,作者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合理的猜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紧紧围绕导学案,以一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重点得以突破,但学生的默读速度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