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八年级生物(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近年丹麦扇贝泛滥,扇贝属于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2、下列动物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蜗牛——呼吸器官是肺B.蝴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3、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B.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C.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4、灰喜鹊与青蛙都能大量消灭农业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它们。关于这两种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属于脊椎动物B.在生态系统中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灰喜鹊的气囊和青蛙的皮肤,均能辅助呼吸并进行气体交换D.灰喜鹊体表有羽毛,青蛙皮肤裸露5、在研学中,一群学生看到几只鸟在水面游动,还会潜入水底,生物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绿头鸭。据此推测,绿头鸭的足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6、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特征的是A.身体是否被鳞片B.是否用肺呼吸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生活在水中7、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8、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9、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鹦鹉学舌B.喜鹊筑巢C.孔雀开屏D.雄鸡报晓1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B.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11、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社会行为B.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12、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实例描述正确的是A.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有害B.蜜蜂与太阳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蚜虫吸吮植物汁液对植物有利D.“蝗灾”会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13、如果我们要在实验室培养细菌或真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接种②配制培养基③高温灭菌④恒温培养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14、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题号一(50分)二(50分)总分26272829303132得分评卷人15、香菇是一种食用真菌,下列属于香菇特征的是A.无细胞核B.有叶绿体C.孢子生殖D.单细胞16、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不当的是A.真空保存香肠B.用防腐剂保存酸奶C.脱水保存木耳D.腌制保存鱼类17、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水的玻璃瓶中搅拌,并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如图)。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B.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D.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18、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B.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用来繁殖后代的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充当分解者,促进物质循环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19、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细菌病毒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C.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D.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20、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C.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D.病毒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