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手》读书笔记前言——从历史看未来在这一段时间内我阅读了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的产业史名著《看得见的手》,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这本书出色的总结了管理阶层的崛起过程,它考察了1840年代到大萧条之前,现代企业在美国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经历,在这段历史中,有着许多具体的内容:交易费用如何组成,新技术带来什么改变,这些改变如何影响企业组织,新型组织进而如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以及等等一些问题。对于我而言,这一本厚厚的加上批注足足有700多页的书籍,有部分内容是晦涩难懂的,需要我用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来完成。但是我也相信,这也将为我之后更多类似的阅读奠定下基础。这本书使我对经济史、企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本书展示了现代企业的崛起以及其运营方式。需求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变革以及铁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用铁路将煤炭运出去的时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建设铁路,这促成了股票等新兴融资手段的产生,大的股份制企业也形成了,在复杂的股权关系下管理学需要发展来管理更加庞大的机构;而铁路也在无形中将市场无限拓展,推销、广告学、营销这些都随着发展。从历史看未来,研究美国企业的革命管理,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仍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于我个人,这更是在指导我如何探索产业规律,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一、美国企业历史类型1.1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开启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一时期美国商业特点:这一时期美国商业几乎完全受市场机调节,例如传统的小手工业者、种植园,以及非常少量的制造业。之后通过棉花的大量进口和机器制造的新纺织品进口,美国南方开始农业产业化,产生了佣金公司和包商。只要生产和分配过程依赖于传统的能源——人力、畜力以及风力,那么就不会产生改革的压力。这种能源无法创造庞大的生产量和交易量,因此也无需建立大型的经理式企业,或者发展新的公司形态以及策略。缓慢的生产,缓慢的流动的货物,意味着个人拥有并经营着的小企业就已经足以处理生产以及分配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上的最高日常活动量。但是在这其中出现了变化,首先是棉花由专业的公司来经营,棉花代理人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棉花代理人为种植园主执行推销、采购工作,并且为他们提供信用贷款,复杂的信贷制度依据期票和汇票运行。同时,在重要的港口,专业形态的经纪公司和专业化的中间商人“包商”出现了,大陆商业网络迅速完成并且几乎只受市场机制的协调。农业区不是为当地消费而生产食物,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市场交易和有形转运面流通于国内、国际的经济领域。1.2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时期主要变化:美国的铁路,电报等行业迅速发展。同时,美国技术革新以及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上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并且经济活动量达到一定水平,至此,现代工商企业及其经理人员的兴起。在美国,工厂扩大的限制主要是技术上的,特别是缺煤的限制。直到19世纪中叶,煤炭充分供应和煤炭利用技术传入造成了生产过程的基本变化。铁路和电报开始改变分配过程。铁路运送新工厂的产品,在批发商和销售商之间分配,业主们将经营活动进一步分工,同时雇佣支薪经理监督和协调企业经营活动。新形式的丰富能源和革命性的交通通讯手段几乎同时出现,导致了美国商业和工业上现代企业的兴起。公司制度变化:传统公司:从单一单位的公司,个人拥有和经营,因为单一单位内部工作量增加,因此雇佣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经理为企业所有者(1840年前无中级管理人员),然后美国技术革新以及消费需求暴涨,逐渐变为现代工商企业。现代工商企业:多单位,由支薪职员协调。二、美国铁路史“铁路和电路提供了迅速,定期及可靠的运输和通讯方式,同时,铁路及电报公司是最早出现的现代工商企业。”最早的现代企业是为了管理新的铁路公司和电报公司的作业而建立起来的那些企业。对列车运行和运输流量进行管理协调,这对于旅客的安全以及在横贯全境的铁路上高效率地运输各种各样的货物来说,乃是必不可少的。要在电报线路上传递数以千计的讯息,这种协调也极为...